第二百四十八章 被拖下水的大明(2 / 4)
于华明关系以及现在的国际形势,从当初的大明建国一直讲到现在两国在国际关系中的互利协作,更是大谈同文同种,鼓吹华夏文明团结一致,对抗西方封堵与打压。
演讲充满了激情,极大振奋了青年学子的信心,并扩展到整个大学,甚至大学校友。在金陵大学校友的压力下,大明政府对林东旭一行也不得不重视起来,派出首相王思德,也就是大明首任首相王秋的孙子前来与林东旭的谈判。
大明这些年发展自然是有的,单论gdp规模,已经不下于新华夏与英国,但是农业比重依然过大,从这方面看,经济水平还是不如新华夏与英国。表现在军事的投入上,虽然超过了法国、俄罗斯等欧洲传统强国,但是相比较新华夏与大英帝国,还是有所不如。在五年前,英国的军事投入绝对额是世界最多的,超过新华夏几乎一半。但是最近几年,新华夏由于国防的需要,奋起直追,在军费的绝对额上,已经超过英国一成,雄踞世界第一,英国排在第二位,而大明帝国排在了第三,却只有英国的六成。
农业国相对于工业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国策偏向保守,那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这也是大明在新华夏的多番策动下,才艰难的开拓出第一块殖民地吕宋,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却在没有更多进展的原因。甚至,若不是吕宋能够提供大明大量的稻米,也有可能被大明抛弃。
因此,对于新华夏将大明变着法的拖大明下水,大明内心是极度反感的。这也就难怪林东旭不受欢迎了。
但是,林东旭是何人?林航的嫡系传人,不仅脸皮厚,脑子还比较好使。
林东旭与王思德首先拉起了家常,从王秋与林航的最初相识谈起。这不仅是拉近了两人的私人感情,还间接的表达了新华夏当初对大明建立所做出的贡献,“看,若不是我们新华夏当初出力甚多,你们大明现在都未必能够建立。”
当然,林东旭选择性的忽略了,大明建立后对新华夏敞开的移民大门,促进了新华夏的更快发展。
果然,林东旭的一番言语,让王思德脸色和缓,甚至露出了笑容,与林东旭有说有笑起来。
终于言归正传,王思德终于询问林东旭前来的意图。
联盟从来不是虚言所能决定的,林东旭自然不会有丝毫隐瞒,直截了当的提出,希望与大明建立直接的军事联盟,共同应对南洋危机。
王思德却有所考量,“虽然西方在南吕宋建立了一个基地,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