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2 / 4)
心。新华夏海军实力确实不错,可与大英帝国也能一战。但是,大英帝国几个世纪前就布局世界,建立了大量的殖民地与补给基地,从而能够让自己的海军行走于世界大洋,已经是此时事实上的全球海军。
反观新华夏,此时最多能够保证自己在亚太地区与加勒比地区的海军力量投放,再远就有些力不从心了。然而,中东却是新华夏关键的关键利益所在。
而英国已经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完全掌控了中东,与英国一战,势在必行。所以,新华夏将海战的目标定在了亚太地区,一来有大明的就近支援,二来,最后关头,可以出动华澳海军。虽然英国在澳洲东南部也有殖民地,但是由于距离的缘故,澳洲一直是英国流放犯人的场所,人口发展缓慢,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几万人口,而新华夏澳洲却有二百万的人口。一旦开战,英澳的人口只会成为华澳的人质。
两派在国会两院多次辩论,在众议院415票中,支持海外用兵提案的只有127票;在参议院内,支持用兵提案的稍好,有135票,但是也只占参议院三成五。这就导致,林东旭一派的提案胎死腹中。
因此,普鲁士虽然提出了新华夏出兵援助的请求,在新华夏竟然激不起任何波澜。
作为总统的林东旭万般无奈之下,想到了一个计策。
在总统的授意下,参议院一些重要参议院得以参观了处于国防部直接管辖的动力研究院,在那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了柴油机,汽油机,甚至还有坦克,货车,比蒸汽机更加小的体积,更大的输出功率,让他们立刻明白了石油的重要性。至于中东是否有石油,参议员们不知道,但是林东旭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已经在中东偷偷的进行了试采,油质上乘,据估计储量也远超新华夏本土,这是新华夏的地质专家石才智生前推测之言。”
石才智可是一代崖山人,新华夏几乎所有的矿藏都是石才智“勘探”出来的。当许多人(当然不包括崖山人)都人认为绝不可能开采出矿藏之地,石才智一力坚持,并获得了崖山人的“无条件”支持,开采除了珍贵的黄金、煤炭、铁矿、铜矿等等的。在新华夏人看来,石才智就是新华夏的“矿神”。他所的话,就是颠真不破的真理。
终于,林东旭一派的提案,在参议院议长张轶辉的极力引导下,获得了参议院超过半数的支持,至于众议院,此时更像是受气小媳妇,最多是新华夏的管家身份,参议院这个新华夏主人的代表都发话了,他就只能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