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隐藏在口水仗下的暗流(3 / 4)
洲的巴尔干地区北部转交给自己后,就迫不及待的出兵了,并获得了普鲁士的支持。
国家之间不会什么道义,普鲁士支持奥地利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奥地利出兵土耳其,与沙俄直接冲突,就可以减少普鲁士东线的压力,这样就可以全力对付自己西面的宿敌——法兰西了。
普鲁士与法兰西这些年以来可以说是互有胜负,先是拿破仑狠狠蹂躏了普鲁士一番,知耻后勇的普鲁士经过改革增强了自身的实力,反过来最终打败了拿破仑。论拿破仑战争对各国的影响,在普鲁士可以算得上是最大的,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可以说,在欧陆上,与沙俄、法国也都是差相仿佛的。从制度的优越性讲,甚至远超农奴制的沙俄。
果然,奥地利利欲熏心之下,出兵土耳其,惹恼了老毛子,再次增兵三十万支援土耳其战场。老毛子让外人惧怕的,其实并不是武器装备。论武器装备,老毛子的均被水平其实还要落后于奥地利,就更不能跟普鲁士与英法等国相比了。沙俄军队战斗力强大,最主要原因就是沙俄有一支数量为欧洲最多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又绝大多是由贫困潦倒到生无可恋的农奴组成的,他们漠视生命从而不怕死,作战风格极为强悍。这才是沙俄军队让人畏惧的原因所在。
因此自认装备更加先进的奥地利也毫不示弱,同样增兵土耳其,土耳其这个东道主自然也不可能袖手旁观,三方交战。
1830年的法兰西已经不再是复辟的波旁王朝,而是君主立宪的奥尔良王朝,也称七月王朝。七月王朝是一个在三色旗下的君主政体,但它所依托的群众基础却狭窄至极。选民的资格是根据纳税额确定的。1830年,在3000万法国人中,约有100万人缴纳营业税,但只有其中的10万人有投票权。1831年的选举法将标准稍稍放宽,参加选举的人也不过增至168万人。
这样的政权注定不能获得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七月王朝的对外政策却明显体现出见机行事的
灵活
特征,这就是:在无关
欧洲和谐
大局的偏远地区可以积极行动,但在欧洲本土及有关敏感地区则要谨慎行事。
比如,1831年比利时国民大会决定将王位献给路易?菲利浦的次子,但被路易?菲利浦拒绝;1831年波兰人发动反俄起义,路易?菲利浦也拒绝提供任何援助;在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