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传说中的大沽炮台(3 / 4)
都被俘牺牲。
新华夏也没想到,在得到自己的帮助的伊达尔哥还是反抗不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只能说,他们低估了西班牙殖民当局的实力,还以为他们与海地的殖民者一样脆弱呢。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因为,新华夏已经出兵东亚,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开辟第二战场了。
1793年8月,秋风飒爽,新华夏按照与大明的约定,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这一支舰队阵容十分豪华,涵盖了驻守本土的太平洋第一舰队几乎全部的主力舰船,其中就有3艘无畏级战列舰:无畏号、无惧号、无忧号,另外还有6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18艘护卫舰,另外还有2艘排水量达3万吨的综合补给船,运输与补给都能够满足要求。
不仅有海军,还有4万名陆军,这一次,虽然海军使用的弹药依然是黑-火-药,自然是为了藏拙,而凭借超大口径的火炮已经足以满足此这次战争要求。而陆军所用的枪支已经全部装备了后膛针发枪,所用的*为雷-汞,*依然是优化后的黑-火-药。步枪最大的要求就是射速,射程虽然重要,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 因为在现有条件下,所有作战还是在视距以内的。
新华夏海军在13天后抵达海参崴,汇合了大明的2万士兵后,继续南下,在6天后与南方赶来的大明舰队在朝鲜的平壤汇合,并获得补给,在休整两天过后,出发赶往渤海湾。
此次新华夏的最高指挥是太平洋舰队司令陈小虎,至于大明军队的最高指挥则是陆军部部长涂宏达。因为满清海军已经被打残,基本无法对联合舰队构成威胁,所以此次作战最主要的战斗发生在陆地上。
按照新华夏与大明的约定,海军最高指挥权归属新华夏,海军最高指挥权则属于大明。
联合舰队很快进入渤海湾,并抵达海河河口,边上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沽炮台。在满清丧失制海权过后,大古炮台就是拱卫京畿的最后一道抵抗海上攻击的防线。因此,满清对于大沽炮台的建设不遗余力,新建了口径在300毫米以上的巨炮大型炮台6做,中小型炮台更是超过三十门,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近一半。这些中小型火炮的大部分,以及全部的巨炮都购自英国,巨炮最大射程甚至超过6公里,有效射程则达到2公里左右。
而新华夏的巨型舰炮有效射程则达到3公里左右。但是,陈小虎为了攻击威力最大化,下令三艘战列舰前进到距离大沽炮台1500米处。
1500米处虽然是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