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满清的软肋(2 / 4)
感觉,寒毛都要竖起来了。只是然在屋檐下,又怎能不低头?
最后双方还是签订了一个密约,墨西哥(姑且这么称呼吧)以国内的矿藏作为抵押,换得新华夏首笔3000万华元的贷款,用以购买新华夏的军火。
自从1791年中期,南方的大明与北方的大清同时在东中西三路发生激战,双方都是有雄厚战争潜力的国家。虽然满清在经济实力上与南方有较大差距,但是在军事上并没有太大差距,尤其是北方士兵相较于南方士兵,更加吃苦耐劳,个体战斗力方面反而更加强大。
南京 首相府
首相黄冠诚主持内阁会议。
在几年前宫兆麟通过阴谋诡计获得了大明首相一职,原本还是有不小的雄心壮志的,可惜,作为典型的旧官僚,阴谋诡计在行,论起治国就差了许多。原本在新华夏的建议下,王秋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经历发展的法律法规,让南方的大明经济有了快速提高。可是在宫兆麟上台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也是为了增加税收,对经济政策做了许多修改,尤其是加强了官府对经济的控制,官府直接垄断了对外贸易,甚至还十分小心眼的将原本已经脱离国家*的食盐不合时宜的收归国有,直接导致了食盐价格的暴涨,再加上其余方面的政府过度干预,终于引发了一次大规模的通胀,底层民众苦不堪言,让南方的大明经济直接退回到了五年前。
在中层官员的劝导下,宫兆麟只能灰溜溜的放弃不合时宜的经济政策,并引咎辞职。但是官迷的宫兆麟怎么甘心放弃自己的权利?辞职过后提议自己的副职担任首相,自己却在幕后遥控。更是在一年过后,再次操纵国会选举,又一次当上了首相。
只是,这种老官僚收买人心也只能是一时的。1793年4月,半年之前,国会改选,宫兆麟派系大败,黄冠诚为首的留华派一举拿下了六成的国会席位,终于组建了政府。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原本被排斥在大明权力中心的留华派人士纷纷担任政府要职。只是新政府甫一组建,就面临一个极大的难题,那就是与北方满清的战争已经持续了两年多,虽然大明在西线已经攻占了成都,将实力覆盖到四川全境,但是最为关注的苏北战场,却几乎没有进展,战线依然维持在徐州北部一带。
鏖战至此,无论是大明还是满清都是后继乏力。
因此,黄冠诚在首先处理了一些次要问题后,就将重点引到了北方战场上。大明仿效新华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