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明清大战再起(3 / 4)
防御工事,还是将自己明军牢牢地挡在了第二道防线以外。
总算明军也不是傻子,从上次义军的行动中获得灵感,将一支万余人的精兵悄悄转移到了清军的右侧,在前线激战正酣的时候从侧方发动了进攻。
清军虽然极力挽救,但是毕竟实力稍逊,首先是正面被突防,接着侧翼前来阻截的蒙古骑兵也遭受明军侧翼的重创。自从有了火器,骑兵相对于补兵的优势已经被大幅度削减,甚至在面对精良火器的步兵时,还要处于劣势。这种情况一直到坦克的出现才得以再次逆转。
清军见作为依靠的骑兵也未能起到该有的作用,只能无奈放弃徐州城外的北大营,向北面的兖州府撤退。而这已经是1792年的另一个5月了。
而中线与西线的明军也不闲着,明军一路从襄阳,一路从重庆,分别展开了对满清的进攻。这些年来,饱受水灾影响的满清,就是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也不能完全保证对军队军饷与物资的充足供应,对满清军队的士气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面对气势如虹的明军,无论是襄阳还是重庆一线,清军最终都遭遇败绩,不得已向北方撤退。
满清在江北的统治岌岌可危。
新华夏华京
大明对满清突然发起的进攻自然已经接到消息。
此时的新华夏,贪恋权势的张柏林已经离职,新总统是林航的学生黄永陵,与1791年8月正式接任新华夏总统,至于总理则被张柏林派系的彭元松。
话说,新华夏建国初期,往往是两个派系联合组成的政府,一派成为总统,一派就担任总理,双方既相互监督又相互合作,被公认是两党制执行最好的时期。但是这一良好的传统在崖山人老一辈相继离世后,就被更为激烈额党争摧残的一干二净,一旦一派党争,另一派就只能成为在野党了。
新华夏一贯关注大明的局势,因为大明与新华夏之间算是利益有关方,容不得新华夏忽略。但是,说实话,现在无论是大明还是满清,都不是新华夏这个级别的国家所能轻易干涉的了。因此,众人山位于盘了一下后续的进展后没救转移了话题。
此时世界上的热点,除了满清,还有欧洲与拉美。法国革命你爆发后,首先上台执政的是道边工商业者利益的吉伦特派。这一派别相对而言比较温和。但是由于国王的出逃激怒了法国人,在加上比起历史提前成型的反法联盟,让吉伦特派也激愤起来,在1792年年初就处死了路易十六。这可就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