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2 / 4)
要掩盖也掩盖不住的事情,只能上报乾隆。
乾隆看着苏卡萨哈曼的血书,一贯口若悬河的自己竟是无言以对。
苏卡萨哈曼的统篇血书,没有一句对满清的不满或是谩骂,有的只是对老毛子压榨乡梓的痛斥,对自己家乡民众遭受的惨状的描述,然后就是对满清的祈求,希望满清出兵保护自己的子民。
满清与老毛子虽然有协议允许伊犁地区独立,实质上就是允许老毛子控制西北。但是,这些都是密约内容。乾隆多么好面子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明目张胆的将会将转让给老毛子的条约全世界的吵吵?所以,在外人看来,西北地区依然是满清的一部分。
直到苏卡萨哈曼自杀身亡,世人才知道,归属满清的西北已经陷入老毛子的魔爪。不知道内情的外人自然是奋力谴责老毛子的侵略行径,要求满清给予回击。
这时候,坐镇回疆的祖波夫是女皇的情人,为人也是有点政治头脑的,他表示对于这个锅不背,将清俄之间的密约公之于众,意思是满清主动放弃了西北,俺们沙俄是个讲究的文明国家,不会不告而取。
这下子,乾隆的面子就被丢光了。
虽然,占领伊犁地区的主要原因在于乾隆的好大喜功,但是客观上,却扩大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人就是这样,先前不是自己的也就罢了,一旦成为自己的,再丢了,就不能接受了。
这些年,满清或者说乾隆的日子过得是那么的憋屈,与南方大明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冲突,但是小冲突不断。甚至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大明蓄养了数量更为庞大的军队。他们通过新老部队不断轮换的制度,源源不断的向前线输送部队。虽然由于新兵比例较大的缘故,每次牺牲人数远远超过满清,基本上是2:1的战损比例。但是,大明完全耗得起啊,因为他们有充足的人力资源,还有钱抚恤。可是满清呢,处于对汉族士兵的不信任,只能将汉人当成二线部队,依靠的主力部队还是满蒙联军。但是满族与蒙族还有多少人呢?满族在乾隆后期才不过百万人口,蒙古族原本在晴初人数是大大超过满族的。但是满族对于自己的盟友也是极不放心,不仅将蒙古一分为二,一部成了亲近自己的内蒙古,还有一部留在了乌苏里雅台,也就是外蒙古。还在蒙古引入了藏传佛教,鼓励蒙古人出家当和尚鼓励人民进寺庙当和尚,以一座庙顶一千名兵的政策减少军事干预藏地和蒙古地,两地大批青壮年以当和尚为荣。极大的降低了藏地和内外蒙古的生育率。这就导致了清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