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杜桑在新华夏(3 / 4)
率的机器,人工的成本永远不会降低太多了,就是吸人血了也不会有太大的成效
所以,杜桑对于新华的第一印象就是先进,超越了美利坚甚至超越英国人的那种先进。然后登上火车,种种见闻,无不印证了杜桑的这个想法。
按照汤姆斯的介绍,新华夏虽然地域广大,不算其余地区,就是北美本土的土地面积,已经是美利坚的4倍以上,但是人口不多,只有150万左右,只有美利坚的4成左右。
这一点,杜桑也看得出来。列车飞驰在广袤的荒野上,往往几个小时甚至半天时间都见不到一个新华夏的据点,由此可见新华夏人口的稀少。但是,所见到的每个据点,却是繁荣无比的、大型的、城乡结合的区域。这些区域以城市为核心,边上遍布农场,城市为农村提供消费市场,农村为城市提供生活所需,从而成为一个能够基本自给自足的综合性据点。
这些据点不仅满足据点人口的生活所需,还肩负着与周围印第安人交易的重任,因此,印第安人在这些据点也并不鲜见。能够与印第安人和平共处,让身为黑人的杜桑对于新华夏有了另外一个印象,这是一个愿意容纳多种族共处的、宽容而文明的国度。
“也许,新华夏会帮助我们这些可怜的黑人奴隶吧?”杜桑对于此行突然有了一点信心。
经过三天两夜的火车旅行,杜桑终于来到了新华夏的首都华京。
华京,即使是汤姆斯也没有来过,但是对于华京的一些雄伟建筑还是如数家珍,比如高大的圣人像(孔子像),雄伟的大方鼎(国会大楼),壮丽的、全钢结构的金门大桥(在1786年建成通车),这些都算得上是建筑史上的奇迹了。之前,对于汤姆斯来说,只是一副图片,现在,自己终于能够看到实物,怎么能够不动心?怎么能偶不兴奋?这可都是以后的谈资啊。
杜桑看着汤姆斯唾沫星乱飞的介绍,对于这些地方也很是向往,但是自己有重要的任务,只能按耐下自己的好奇心。不过,总算,新华夏的奇迹之一大方鼎就是自己的拜访目标,倒是能够一饱眼福。
果然,大方鼎确实没有令他失望。原本,大方鼎下面的小山丘就是这一片山丘中最高的,颇有鹤立鸡群之感。而大方鼎不仅造型奇特,更关键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衬玻璃材质,感觉既气势雄伟还样式新颖,荡漾着现代文明的气息。
由于有美利坚外交部的公文,汤姆斯等人很快被引到新华的外交部,由外交部副部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