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疾风骤雨般的法国大革命(2 / 4)
到新华夏。最然在新华夏获得了在故国前所未有的富足生活,但是原本憎恨的故国,反而因为远离而变得更加亲切。汉人都已一种家国天下的情怀。汉人的家国观念其实不太强烈,更多的却是天下这个广泛空洞的理念。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也就是说,改朝换代是亡国,而文化道统丧失,才是亡天下。亡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亡天下。比如蒙元与满清入主中原,就算得上是亡天下。
中国朝代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同,“朝”与“朝代”的区别在于”朝”是当时就有的观念,如孔子说过“丈于朝”,因此“朝”就类似现在所说的“国家”,但国在中国古代有时指“朝”,有时指“诸侯国”,有时指“周边小国”;“朝代”则是后人方便划分历史的称呼,最明显的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个“朝代”很明显不是一个“朝”,而是由三国、晋朝、南北朝等“子朝代”组成,而南北朝又分南朝与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则各别都是以“朝”为划分标准。
魏晋南北朝之前,只有成为天下共主者才敢称朝,而古人认为称朝与称朝前是不一样的,所以秦朝统一后称”朝”了,而秦还未称朝前就是秦国,春秋战国诸国也没有称朝,当时唯一的朝是周王室;夏商周也跟秦汉的状况一样,他们在还没称朝前虽已是独立政权,但因为还没成为天下共主也没称朝,所以夏商周三朝的历史都只从推翻前朝成为共主後开始算。在魏晋南北朝开始,统治者脸皮越来越厚,不管是否统一天下都敢称朝了。
但是,无论如何,随后的唐宋元明清也算得上是朝代了。
所以,老儒生心中是不认同自己的新华夏身份的,虽然在官方身份上,获得了新华夏国籍,就自动放弃了大明的国籍。他认为,大明重立国祚,就调表着朝代的建立,自然而然的就是天下的共主,虽然现在眼界开阔了许多,知道四方还有蛮夷无有孔孟教化,但是至少在汉文明文化圈,大明就是一个宗主国。
宗主国国民的身份,自然强于一个偏远小邦的国民。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战胜了当今海军最强大的国家,这可也是拥有千万人口的大国上邦啊,就这么被百万人口的新华夏战败了。反观大名,虽然财富人口均多于北方的满清,但是却一直被满清吊打,让人情何以堪?
老儒生伺候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就比较怪异了,经常一个人面朝大海喃喃自语,神情多有激愤,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