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世界第二海军强国(2 / 4)
损失清单,一看就跳了起来,“什么,一所澳洲的普通木房子,报价30万华元?你们那木头难道全是珍贵的柚木建造的吗?还有,一艘三百吨排量破渔船开价15万华元,难道能够捕捞鲸鱼?还有,你们的一艘被击沉的三千吨级护卫舰,开价15000万华元,那你们的无畏级建造需要多少钱?你们新华夏再多几艘这样的军舰,就要破产了吧?”如此等等。
在范特西的不懈努力下,荷兰人终于将新华夏的损失降到了七千万华元。而且,这些损失是英荷联军双方共同造成的,不能由荷兰人一家承担。考虑到荷兰只出动了总舰船吨位的四成左右,荷兰人愿意提供4成的赔偿。见新华夏人脸色有些难看,勃兰特将赔偿金额提高到了5成。
林航虽然黑着脸,但是实际上心里已经乐开了花。即使不算英国人之前的赔偿,光是荷兰人的这笔巨款,不仅弥补了新华夏此次出战的损失,还将新华夏此次出兵人员费用与设备折旧费用统统给囊括进去了。无非就是荷兰人以自己的生产力与生产水平评估了新华夏的军舰制造费用,从而提供了极大的溢价。而且,荷兰人也有俘虏在新华夏在手中,这可以算得上是此次战争的“纯利润”了。
当然,新华夏也不能就此表示满意,否则也就被人看轻了。
林航另外又提出一个补偿方案,那就是荷兰人必须将印尼的昆杜尔岛及周边岛屿划归新加坡。昆杜尔岛紧邻印尼,只要将它控制在自己手中,那就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的大门,再也不惧怕别人在新加坡对面封锁海峡了。
荷兰人此时并不重视马六甲,因为苏伊士运河还没有开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还没有凸显。
荷兰人最后同意了新华夏的要求,只是因为此次的赔偿款太过巨大,一时筹措不齐,希望新华夏能够同意分期付款。
新华夏同意这笔赔偿款五年付清,月息1分5厘。
不仅如此,荷兰还签订了为期30年的《华荷友好同盟协定》,规定在协议期间,新华夏与荷兰不得加入任何一个针对对方的同盟或准同盟。最关键的却是经济方面,双方决定放开彼此市场,包括殖民地与势力范围,允许彼此的商品以地关税甚至零关税进入对方市场,却是新华夏看中了印尼的市场。
至于少量的荷兰俘虏与舰船,就被新华夏以华荷友好的名义,无偿返回了。吃相不能太难看,是新华夏的宗旨。
虽然,新华夏此战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但是通过与英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