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3 / 6)
。杨玄感不是傻,就是悟得比常人慢一些,而世间并不乏大器晚成之人。
杨玄感没有为此放弃努力,而杨素更是认定他的大儿子可以有所作为。因为有父亲的肯定,杨玄感并未生出过多的沮丧情绪。
不过,杨玄感其实心里明白杨家其余人对他的看法,所以他与弟弟的关系也不算亲近,反而愿意去云善渊的院子里蹲马步或者练武。因为这位远方表姐看他的眼神与父亲相同,他能感到自在快乐,又能偶而得到表姐的指点。
即便是答应了与杨素合作,但云善渊最初入住杨家的三年,每日习武、看书、听杨素说着朝野动态,她的生活一直都平静而简单。
因为不论杨素有着什么样的野心,不论他与云善渊想要做什么,如今都还不到大展拳脚之际,而是需要蛰伏与蓄力。
宇文护仍在把持朝政,而杨素最初为了进入朝堂,自是不能走尚无实权的皇帝宇文邕一路,他通过宇文护的引荐入朝为官,先是为中外记室,后转礼曹,而后再加封大都督。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再一年,一年复一年,三年匆匆而过,到了天和六年时,杨素越发觉得宇文护就要走到尽头,宇文邕很有可能随时都会动手除了宇文护。
那么他作为宇文护手下的官员势必也会受到打压,可是他并不能因为看出了什么,就主动先一步投入宇文邕手下,其中牵扯颇多,先说一条便是缺乏时机。
杨素总不能直接凑上去,尽管忠君一词在这个年代就像是传说,但他也不能表现出来看到旧主快不行了就立即给自己找下家,皇帝也不需要这样聪明的臣子。
对此,杨素把握得很精准,他需要一个时机,可他暂且并没有看到好的时机。
而且也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时机,主动投入宇文邕的手下,这一点日后总会为人所知,他必须考量宇文邕是否值得他表明立场。
“小云,我从宫中确定了一个秘密消息。”
杨素在书房中说起此事时,他也说不清究竟是什么心情。“四年前蜀郡公卫元嵩上书,曾言佛教于国无益,希望朝廷可以下旨严禁佛门势力继续扩张。宇文护本没有把点放在心上,今日我却确认了宇文邕有意欲行灭佛之事。”
云善渊并不意外,史上的三武灭佛,其中就有周武帝宇文邕。
然而,如今宇文邕尚未大权在握,杨素得到这个消息确实算得上是秘密。只因不谈民间信奉佛教之人,朝中权贵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