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4 / 8)
“当年我只是个学过粗浅功夫的小子,我们结成夫妻之后,她也从来没有透露过师承。直到最后一个月,她病重之际才说起了从前。她有三位在武学造诣上绝世的师兄姐,更有一位鬼神莫测的师父,她并不明白为什么逍遥子要收她这个根本没有一点筋骨的徒弟入门,却也感谢逍遥子能让她多活了十三年。
她多少都明白师兄师姐之间的感情纠葛,却是什么都做不了。于是在无崖子接下掌门位与李秋水前往无量山后,沧海也就独自离开了逍遥派,遮掩了容貌,想要过简单平凡的日子。
我与她的成亲之后,我们都获得了简单的快乐。可惜的是红颜未老已逝,而三年的快乐也是短暂的一瞬,再也无法追回。”
扫地僧却是释然一笑,美好既然存在过,即便不能天长地久,他也已经知足了。
“今日的我是放下了,当日的我却放不下。沧海过世后,我见到了逍遥子。他看上去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男子,不过观他一身出尘卓然的气度,绝不会误将他认作泯然于众的普通人。
逍遥子说我根骨奇佳,传我一身绝世武学,让看不破的我不如前往少林藏经阁,许是研读经书千卷,终有一日得悟大道。于是我来到了少林,做了六十多年的扫地僧。”
云善渊听闻此言,逍遥子还真是观人精准,扫地僧可不正是根骨奇佳,而至今也离得悟大道不远了。
她有些不知该怎么说。李沧海过世后,逍遥子真是日行一善地找上了这位徒儿的夫婿,传于他绝世武功使得他可以自由进出藏经阁,更是劝他皈依佛门,参悟大道,放下红尘之痛吗?
一时间,两人都没有说话。
片刻后,扫地僧又说话了,“贫僧曾去过一间城隍,那里贴着一副对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很多事,是非无法一清二楚,很多人,善恶无法泾渭分明。”
“逍遥子为什么要收下四位徒弟?为什么又要指点我前来少林?他自有他的目的,也许是要我们身上看到各种不同的可能。
对我而言,是感谢他的。他收了沧海为徒,才有我与沧海的相遇。他指点了我进入少林,才让我有机会感悟人世。
我想不论逍遥子的意图为何,他指出了一条路,却并未去操控旁人的人心,也没有干涉各人的选择。每个人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到人生结尾时,酸甜苦辣该是由自己负责。”
云善渊默然点头,扫地僧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