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7 / 11)
德川家也不能否认,在林瑜遍扫腥膻、重建文明之国度之后,他们就算嘴上硬着,心里不是不虚的。面对一向的宗主国发来的诏书,德川家这一任的将军颇有些愁眉苦脸的意思。
自明末以来,德川家就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颇有些关上门来自己称王的意思。也是,在隋朝的时候,他们就敢自称日出国,将中华称为日落国。直到被好好教育了一顿,才有了遣隋使、遣唐使,唐时风格直到后世在他们的文化中都有体现,可见他们对当时那种教育印象之深刻。
之前,华夏又是那样的一副景象,他们还有什么不敢说的。这时候,林瑜一封诏书下来,他们可不就是坐蜡了么?
去?派什么级别的使臣去,该进贡什么样规格的礼,才能既表达出他们不卑不亢的意愿、国力的强大以至于不被小瞧,又不太肉痛,还能继续闭关锁国。新任的汉帝可是东番发家,而且还和边上的很多国家乃至于洋人都有贸易往来,这一点德川家还是知道的。
不去?那边的汉帝手中可是掌握着军队,重要的是,还掌握着水军。日出国的确不怕,但是白白添上战火,也不是德川家愿意看到的。若是不去,怎样才能回一封措辞恭敬的话,才能不惹的汉帝大怒,以至于发兵前来。
德川家的左右为难,说到底都是所谓的自尊心作祟罢了。不像是棒子国,这个国家一向以小中华自称,也不看林瑜愿不愿意承认。
一般而言,小国想要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生存智慧。就像是棒子国,他们有一个词,叫做‘事大’。就算再不愿意,之前靖朝之时,他们还是要‘事大’的。但是看到林瑜在重建华夏之后,他们这时候的欢欣雀跃也是真实的。
谁让他们自称‘小中华’呢,相比一个腥膻之国,自然是真正的华夏才叫他们‘事’地更加心甘情愿,对不对?
林瑜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即使心中再不高兴,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登基大典之后接受这个国家的朝觐。
但是这时候他们可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林瑜不愿意见他们。
“国内有消息没有?”名为金敏韦焦急的在鸿胪寺分给他们的房间转来转去,恨不能用脚把地板给磨秃噜皮。他一边擦着脑门上的汗水,一边忍不住再一次道,“崔大人,你说国内怎么还不派人来。”
崔明原也不去拉他了,无奈地道:“朝中听闻汉王殿下尽扫江山一定也会和咱们一样欢欣鼓舞的,金大人何必着急,想必国内派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