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 / 5)
交易地点未能套出。
据他这些时日得到的奏报来看,这是那帮卖国官商的惯用伎俩。铜铁和硝都是制作火器的必需品,国朝对此历来严格控制,地方乡绅与奸商藉由自身之便,将国朝的优良铜铁和硝石卖给佛郎机人,佛郎机人将之做成火器,然后配备给倭寇,倭寇凭此走私并劫掠。
这也是为何倭寇的火器装备能与国朝相匹敌的原因之一。
但他觉得这种阴私交易还不是最棘手的,最棘手的是浙江本身兵力不足,一旦倭寇再度大举入侵,极难抵挡。
桓澈低头对着舆图思忖少顷,抽出一张锦笺,提笔写信。
给于思贤和顾同甫翻案之后,果然什么魑魅魍魉都出来了。那些大员小吏没少来求见他,他索性称病,闭门不见。
他将于思贤跟顾同甫暂且押在衙署除却引蛇出洞外,还有一个考虑——眼下浙江官场蠹虫未清,将两人放出来说不得会出事端,所以他暂且将人留在了衙署里。
他头先已给父皇去信,等手中这封信寄出去,大约几个替换上来的封疆大吏已带着父皇的谕旨并吏部的调令往浙江赶了。
桓澈敛眸。
沿海这盘棋上各路人马皆有,但最大的赢家还是他父皇。
他将信交给握雾后,便即刻吩咐备马,径往后门去。
他觉得他应该再去水寨和烽烟台那边查看一下风候,看倭寇下一回来犯会自何处登岸,顺道看看能不能找出适合三日后那场交易的地点。
他的步子越来越快,跟在后头的拏云几乎追他不上。
等出了后门,他先行扫视了一圈。
外头已经只剩守门的兵士,再无旁人。
拏云清楚地看到殿下面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
他忍不住想,殿下这个性子真是要命,方才走得跟后头有狼追着似的,怕是要来见顾姑娘,如今终于出来了人家却走了。
但方才还不是殿下自己不肯出来。
拏云沉着脸想了一想,道:“殿下……”
他想说殿下要不骑马去找找,指不定人家还没走远,但见殿下心绪不佳,又不太敢说,万一殿下不承认还训他一顿就不好了。
桓澈回头,心不在焉问他何事。
拏云严肃道:“属下就是想说,殿下为着巡查水寨,方才步履那般匆忙,真是为国为民操碎了心,属下担心殿下累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