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蝴蝶发箍(2 / 4)
带着李傲到鹭鹚径去买衣服。这鹭鹚径是一条一半属于港城一半属于深安的街,进出都要凭证,却聚集了当时内地很多稀缺的货物。
林曦捏着自己好不容易赚来的钱,最后只给自己买了一件杏色的绸料衬衫和两件打底的小背心。没办法,这些衣服的价格都不低,还是多存一点钱好了。反正林曦衣柜里还有很多衣服,只要穿上打底的小背心,还是可以大方穿出来的。但是她却给李傲剁手了一件英伦风背带裤,小衬衫,和一双运动鞋,看来可爱的小孩果然能激发女人的购物欲。
这一套操作下来,到手的100块就已经消失了,好在两人平常除了租房子的花销很小,李傲将来上小学也只要60元一学期,目前来看两人手头还是比较宽裕的。
但是总不能一辈子都窝在金沙村里当个看书店卖烧烤的吧?不说以后有些余钱了可以在深安经济腾飞之际投资一些东西,就是眼前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在。1992年10月的深安股疯——当时有几百万人涌入深安特区,就为了抽中一份原始股。
作为深安特区报的记者,有上进心的林曦早就把深安特区自1979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烂熟于心,那时候哪里会想到有朝一日这些知识还能赚钱呢。当年好奇的她还特意问过黄父黄母情况,黄父黄母说,当年他们彻夜排队,向老家亲戚生产队借了好多身份证号,抽中了两个原始股,93年初抛掉的时候赚了好几万块钱。他们说,当时一张身份证对应一个号,每张新股认证抽签表都有十个号。因为是连号,十个号中一定有一份中签。所以只要能找到十张身份证,买一份抽签表,就一定能抽中一个名额。
可是一份抽签表就要100元,抽中之后又一次性要买1000股,林曦叹气,即使她能弄到那么多身份证,也要有大约3000元的积蓄才可以。现在一个月最多也就能攒个300元,到十月份也只能积攒1000元左右,哪里够啊。
不行!一定要成功在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九十年代以来杂志的稿酬提升的飞快,她查过了,像《知己女人》这样在全国销量第一的杂志千字稿费高达300元,《故事荟》的稿费也有千字100元,如果她这几个月能在这两本杂志过稿两篇文章,加上自己的工资那就妥妥能存到3000元钱了。
《故事荟》好说,以前她练笔的时候特别喜欢写些妖怪神鬼之类的文,现在还能凭着记忆拼凑出两篇来,可《知己女人》就难了,她有心以特区城中村编一个故事,却没什么灵感。金沙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