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3 / 5)
父亲能够救他。”
“郎君还是不要去惹怒大人了。”王慧兰劝道,“您怎么不想想,这两日大人连早朝都没有上,肯定是为了避嫌。”
李暄冷冷地说:“那可是我的亲阿弟,要我如何袖手旁观?”
王慧兰垂眸道:“二弟难道不是大人的亲骨肉吗?他心里肯定比您还要着急,可您不知道,这事儿本就是有人在背后一手推动。目的是要让我们李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二弟一人跟李家上下近百口人命相比,大人会作何取舍?”
李暄气道:“说来说去,还不是受你们武宁侯府的连累?若武宁侯当初若肯听劝,适时收手,也不至于弄到今日这样的地步。”
武宁侯府的事,本就如一根刺一样,横在王慧兰的心头。听到李暄这样说,王慧兰忍不住说道:“莫非二弟自己所犯的事,也是我武宁侯府的过错吗?父亲他这么做,也是为了讨好舒王,巩固侯府的地位。这世上很多事,并不是做了就都能够回头的!”
王慧兰从没有用这样的口气跟李暄说过话,李暄扫了她一眼,起身下榻。走到门外,听到随从说,李晔回来了,已经去书房见李绛。他皱眉道:“为何我见父亲,父亲便拒之门外,他去,父亲就见?”
随从不敢回答,李暄冷哼了一声,大步往李绛的书房走去。
书房之中,李绛端坐于案后,头发未梳,银丝夹杂其中。他身边放着一个香炉,屋子里的沉香味很重。李晔第一次觉得父亲老了,俯身拜道:“父亲,我回来了。”
李绛睁开眼睛,望着眼前挺拔如竹的男子,声音也沧桑了很多:“选官的结果,已经下来了,你可知道?你在外耽搁许久,差点误了大事。”
李晔点了点头,可现在那些不重要了。他说:“父亲,斗胆请问您一句,您与火袄教的圣女,是何关系?”
李绛的眼睛倏然睁大:“为何有此一问?”
“近来,似乎有人在翻火袄教的旧案。我担心您被此事牵连,所以请您告诉我实情,我好有个准备。您跟那位圣女,到底有没有私情?”
“放肆。”李绛重重吐出两个字。他虽穿着燕居常服,身上却有久居高位的气势。
李晔撩起袍子的下摆,在他面前跪下来:“父亲,您应当知道李家现在的处境,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二兄还关在牢狱之中,舒王那边又紧追不舍。请您告知真相,或许我们能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