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番外二·一(3 / 6)
比,陆安舟就略差一筹,到底是年纪轻,还没练就他一身圆滑本领。
钦点他为太子太傅,荣桀和颜青画都是考量许久的。
别看荣宏渊年岁小,却也十分机灵,听闻父亲这般夸奖侯太傅,他心里边更是掂量一番,官场上的门门道道他不懂,却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老头肯定不好惹。
不好惹……就要采用迂回路线了,荣宏渊如是想。
荣桀也知道儿子聪明,不过年纪还小,太深的话他也不说,只又点他:“反正你母后你是知道的,若是功课做不好,叫侯太傅告了状……吃苦头的不光有你,还有朕。”
荣桀盯着儿子,意味深长说了一句。
荣宏渊便羞涩地笑了:“诺,儿臣自当勤学不辍。”
荣桀心里骂一句:这小兔崽子,一看就笑话老子我呢。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再训斥几句,转眼穿过鱼跃门,便到了勤政殿。
荣桀便只匆匆交代一句:“若有大事,便让身边黄门禀报勤政殿。”
荣宏渊规规矩矩下了步辇,给他行了礼,等目送父皇仪仗消失在宫门之后,才又上了步辇。
他身边的上监也姓张,是父皇身边张大伴的养子,这会儿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却十分的稳重。
张大宝见太子殿下看起来心情不错,便凑上前小声说道:“给几位先生准备的礼物都已经备齐,太傅那还要不要再加一等?”
毕竟刚刚皇帝陛下特地嘱咐一句,便叫人不由多想几分。
荣宏渊倒是洒脱,他还没生出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肠来,只是凭借直觉,摆了摆手:“不用,之前备的已经很好了。”
他准备的礼物,不是母后那里珍藏孤本的刻板,就是上好的徽砚和松墨,不打眼又文雅,送这些给夫子先生最是合适。
他说不用,张大宝就闭了嘴,老老实实跟着没再吭声。
别看太子殿下年纪小,主意可正的很,他从来都是以太子殿下的旨意为先,轻易不敢擅作主张。
他义父早先选他伺候太子的时候,便就知道他稳重懂事,也语重心长对他说:“殿下年纪再小也是主子,他说什么便是什么,只要不太出格,你照办就是。”
因这一句劝告,他在太子身边便渐渐拔了尖,把其他几个中监都压了下去,成了唯一的大伴。
如今宫里头人人见他,都要称呼一声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