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不笑(1 / 5)
早在辅导员第一次没能做通戚承的思想工作后就给戚尉光打了电话说了一下情况。
戚尉光当时正在纽约出差, 又隔着十几个小时的时差,也没认真听儿子的辅导员说了什么,只知道儿子不打算在B大里读研了。
挂了电话后他多少还有些欣慰, 以为儿子终于开窍了, 虽然已经是1月了,国外许多学校已经暂停了招生, 但戚承的成绩单优异,他便立即联系了几家学校, 给他争取今年下半年入学的Offer。
戚尉光是农村出来去的穷孩子, 是那个贫瘠的小镇上唯一的大学生。他勤奋努力, 参加各种比赛,拿奖学金,还获得了去国外交换的名额。
他眼光毒辣又敏锐, 在国外交换的两年,凭着自己打工的继续,还有跟富家子弟同学借的钱做了一点投资,赚得不少钱。
后来本科毕业, 他又毅然决然的带着自己不多的继续,远赴国外继续深造。这些年网上时不时会鼓动一些‘读书无用论’,每当他看到这些言论的时候都会不屑一笑。
因为读书对别人有没有用他不清楚, 但是在他戚尉光身上,知识却是彻彻底底的改变了他的命运。
他太穷了,穷怕了的他在本科读了自己并不了解的金融学,后来交换两年, 他才终于弄清楚了资本游戏的规则,也尝到了甜头。
研究生毕业,他得到了在华尔街投行实习的机会。尽管他现在出人头地,是国内赫赫有名的资本大鳄,可那些年在国外投行收到的歧视与苦,只有他自己清楚,因为他的黄皮肤,因为他那在国际排名上并不靠前的本科母校。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对学历,名校有着旁人没有的执念。
早年间投行的概念在国内甚少人知道,可现在一样了,资本潮大火,人才纷纷,没有一份出彩的履历,总是他是他戚尉光的儿子,又怎能真真正正的在业内站得住脚呢?
儿子当年执意不肯出国,他心里多少生气,不过好在最后的妥协下,儿子还是顺从的听了自己的话选择了读金融。
儿子做出的成绩他都看在眼里,也正是因为这些成绩,这两年他也没少惋惜,如果当初儿子进了那些常青藤,现在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还好戚承幡然醒悟了,也不算太晚,英国读研一年,到时候在让戚承留着那儿读个博士。毕业的年纪也不会太大,正好还可以回来接手他的工作。
戚尉光那几天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