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位客人(3 / 5)
及两个正在发育中的弟弟妹妹照顾得妥妥帖帖。
十年动荡结束的那一年,谢长润的长子出生,家里的经济负担一下子又重了起来。
谢长润战战兢兢地观察了一年时间,发现时代不同了,不再是那个一句话就可以将人的一生扭曲的年月了,就悄悄地取出父亲那台被砸坏了的缝纫机,无声无息地,重新开始了裁缝铺的生意。
经过十年动荡,一切百废待兴,人门又开始慢慢地相互走动,年节时候添置一两件新衣,自然有老顾客又找上门来。
谢父自然是再不能动了,可是谢长润耳濡目染,接过了父亲的班。
谢长润的手艺竟然也不差,针脚细密,衣服版型细致,一件衣服客人穿了合身,再不能给另一个人穿,因为肩宽臂长腰围,竟然都是十分妥帖的。一来二去,谢长润的手艺好,便传了开去。
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神州大地吹拂的时候,谢长润看见了商机,也抓住了商机。
他盘下了一间因效益不灵而关闭的小制衣长,开始了来料来样加工的生意,等略有了钱,就买了杂志,根据杂志上外国人穿的衣服驳样批量生产。
渐渐生意越做越大,两夫妻胼手胝足,才有了日后的长润集团。
在最最忙碌的时候,妻子怀了第二胎,即使如此,谢招娣还是挺着个大肚子去学会计,在工厂和夜校家里三头奔波。
次子出生时候,身体便不好,可是两夫妻都忙,这个孩子就只能交给谢长润的母亲照看。
老太太封建迷信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孩子脐带没有长好,时时发炎,老太太就烧一张黄纸,然后抓一把纸灰望小孩子肚脐眼上一撒,若发烧咳嗽了,就烧一张黄纸,纸灰化在水里给小孩子灌下去。
等谢长润两夫妻发觉的时候,次子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
谢招娣痛哭一场,留在孩子身边照顾,等孩子身体好一些了,才继续回厂里帮丈夫的忙。
过了一年,最小的女儿出生,谢长润已经盘下了多家制衣厂,开始大规模生产服装,并且意识到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这时家里经济条件已经不是一般人家可比的。小女儿是由保姆带大的,保姆很负责,总把孩子打理得白白净净的。
谢长润已经开始有意识培养长子做自己的接班人,女儿自然是要宠的,所以有些忽视了次子。
等到他再一次发现的时候,次子已经同他十分疏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