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起步难(3 / 4)
是赞不绝口。
卫靖泽心里却在想着别的事儿,他想自己养鱼,江延宗开食府,除了素菜,还是要荤菜的,鸡鸭鹅之类的一般人家都会养,而且是最近很受追捧的土鸡土鸭。鱼就不一定会让人满意了。村里养鱼都是包一个鱼塘,养一些常见的鲢鱼草鱼鲫鱼之类的,年底的时候干塘,把养了一年或者两年的鱼一次性卖掉。在这个过程中,用饲料,用药十分常见,因为水产养殖最怕的就是出现病害,一发病整个鱼塘的鱼就损失殆尽了。
可是这样养出来的鱼并不符合江延宗的要求。
卫靖泽本想自己包个鱼塘的,可是这鱼塘不到年底不会流转,卫靖泽的主意打到了前面的河上。
叉水村前面的河面积很广,几乎就是一个大湖,一般人根本驾驭不来这样一个湖的养殖,而且水位挺深,养了不一定能捉上来。但这些对卫靖泽来说都不是问题。
卫靖泽在查了包养鱼塘的事情之后,才知道没有那么容易,更何况卫靖泽这是包那么大一个水域。
两河相会的地方,野生鱼类不少,因为饵料丰富,活动空间也大,往下走,在村口的地方,有一座桥,桥是石板桥,可是那石材只有墓碑那么宽,就是用做墓碑的石材搭建的,据说已经好几十年了,这桥不宽不说,还没有栏杆,每次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桥下就是一个小型水坝,水坝一年到头只有水势大小区别,没有断流的时候,如果从桥面掉下去,不管是哪一边,都是凶险至极。
这一片水域,利用自然和人工的条件,形成了一个非常天然的养鱼场,而且因为水域宽广,水也深,能够养的鱼种类也多。
这么大一片水域,自然不是村里能够决定包给谁就包给谁的,而是要经过镇上同意的,要镇上同意就要身份证明和申请表,还要村里的意见书之类的,其中一个要求就是,需要是户口在本村的人。
卫靖泽的户口还在部队上,没有迁出来,不过迁户口的证明倒是一直带在身上,当初退伍的时候,就给打了证明,如果想把户口落在哪里,就直接上当地的行政机构办理就行了。
要落到本村的户口,自然是落在老汉的户口上最好了,老汉的户口上只有他一个人了,女儿失踪多年已经成为了疑似死亡人口,儿子一家的户口也迁到了市里。
于是卫靖泽在村里还在为了种菜的事儿兴奋的时候,先带着老汉去做了一个DNA检测,结果要等一个星期左右才能够出来,卫靖泽带着老汉先去买了一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