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谢主席家事(3 / 18)
火车要去天津。但不幸被同窗好友出卖,刚刚到了小站,就被抓了回去。
私奔不成,老爷子被气了个倒仰,小姨太自然是扫地出门,那个逆子则被远送至英吉利读书。而因为不愿意向父亲低头认错,谢三少爷留学英伦期间经济捉襟见肘,曾经在康河上当过船夫,还与某位伯爵的遗孀传出过绯闻。
所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亲的一门心思为儿子的利益做打算,却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下场,实在可叹。
由此可想而知,谢周联姻,自初始起,就埋下了琴瑟不谐的种子。虽然这并不妨碍谢家在周大帅过世之后,迅速扫除干净他的几个旁系子侄,全盘接手了周家势力。但长房媳妇始终没有生育,后来更是远赴欧洲,并且一去不回,这成了谢主席挂在心头的一块心病。
但这时儿子早已成人,身居高位,做父亲的再来指手画脚仿佛不太合时宜。并且以谢主席向来人品之端,谢氏家风之正,主动开口要求儿子停妻再娶颇有些为难。以谢主席的打算,顶好是儿子这边先有了意向,自己再训诫一番,最后勉为其难,为子嗣计,不得不同意了方好。
他揣着这点心事,仿佛怀春似的暗自期盼着儿子那边传出消息。结果喜信迟迟未有,倒等来了当头一棒!
谢主席从来不捧戏子。
纳妾是为了广子嗣,也是不得已。他一生为国为民操劳,身边总得有人照料,这样方能宽慰亡妻的在天之灵,让她放下心来。但捧戏子不一样,事关好色不务正业,身为国民楷模,谢主席断断不能干这样的事。
其实私心里,他也揣摩不出戏子的妙处来。男子再妩媚,终归及不上货真价实的女儿身,他有的物什,对方都有,这样也能行那鱼水之事?想起来便是恶寒!
既然连戏子都不捧,自然对南风一道丝毫无犯。想当年汪兆铭算得上一等一的美男子,与他并肩追随中山先生多年,却向来只有明争暗斗,他一见那人就觉得面目可憎。报章上夸汪兆铭“貌若好女”,这话头到了谢主席嘴里,却是讥讽的笑料,“不就是个娘娘腔的兔儿爷么?!”
故而那一日,谢主席猝不及防,亲眼目睹了逆子在沙发上的那一幕,就好似旱地里一通惊雷,轰得他长久的醒不过神来!
昏昏沉沉中,他思绪连篇……
‘……逆子这是在军中待得久了?饥不择食?……’
‘他那物件倒是可观……哼,大好身体,受之父母,不用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