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谁儿郎(一更)(2 / 4)
知道,在他们的西北方,正有一个邻国在偷偷擦拭着锋利的兵刃。
春节前,大部分任期已满的官员们收到了新的任命,而泰伯爷如今已经是朝廷正三品的大理寺卿了,对他的安排,陈鲲暂时还没有定案。
新年一过,就是嘉和三十二年了,泰家的嫡长孙泰希樊也已经两岁了。如今这小胖子正是可爱逗人的时候,常常乐得伯爷夫妻俩哈哈大笑不已。
新年过完后,泰蔼鑫就上了折子,请立泰祥博为伯府世子。
折子当天上的,次日就批了下来,这让亲历过压了三代帝王才批下来承爵折子的二叔泰和仁非常感慨。那老大泰蔼察到底是有多讨人嫌,才能被嫌弃到那个地步啊……
三月,京中热闹非凡,既有文人举子的春闱,又有让人热血沸腾的武举大比,真是好戏连台啊!
如今泰伯府中是没人再参加科举了,可架不住有位女壮士却是要参加武举的。
此时,京中已经有风声传出,据说今年武举会有女子参加。至于参加者的身份,则传得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有说是武林高手世家的,一伸指头就能在石头上戳个窟窿出来。有说是外族蛮人的女子,那里向来崇武,且不拘男女。还有说是哪个权贵家的小姐以为练了两招花拳绣腿就天下第一了,回头搞不好要哭着离开的。
就在一片八卦传言中,三年一度的武举大比开始了。
为了给小五加油,泰伯府这次可谓是倾巢出动。对此,泰蔼鑫还有点担心地问孟岚琥:“当年博哥儿参加春闱时,咱们都是随便糊弄过去的,如今这么重视小五,博哥儿会不会吃味啊?”
孟岚琥微微笑道:“文武之道差别很大的,博哥儿那时候,咱们别添乱就是最大的支持。总不能让我们在春闱考场外,给他加油喝彩吧?可这比武就不同了,咱们场外助威的声气越大,小五就有劲头。所以咱们这不叫偏心眼,而是叫因地制宜。”
“娘子言之有理。”一对偏心眼夫妻就此事达成了一致意见。
当泰家人赶到京郊皇家校场时,他们这一大帮子人着实非常惹眼。
没办法,今天来得人确实多了点。从上往下说,先是二叔夫妻俩,还有个在京中女校做教谕的大女儿泰元华。而那位已经嫁人的二女儿泰元梅,则不屑于参加如此不淑女的活动。
然后是泰蔼鑫孟岚琥一家,只见大儿子大儿媳正抱着个两岁的小豆丁,窦宝、董云云夫妻俩还把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