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2 / 7)
事。”
我笑道:“我哪里懂朝政,是你早有决断,我凑巧说中罢了。”
刘曜的鼻尖轻触我的鼻尖,“我的容儿是世间最聪慧的女子,只是,让你伤脑筋、让你累着,我会心疼。”
我淡然而笑,“我不累。”
他的脸颊紧贴着我的腮,“若觉得累,就告诉我,你我之间,再无秘密,可好?”
我点头,“对了,李大人一事,你如何处置?”
他面色微沉,语声干脆、决然,“革职,永不录用!”
史官李大人在书册中记述了一段刘曜与我的对话:
刘曜问我:“司马衷与我相较,何如?”
我回道:“无法相较。陛下乃开国明主,司马衷是亡国之君,不能保护妻、子及自身。虽然他贵为帝王,妻子却多次被凡夫武将折辱、废立。当初,臣妾被你虏获时,真的不愿苟活,哪里想到你会立我为后,许我荣华、盛宠?臣妾出身高门望族,见惯了那些三心二意的负心男子,自从嫁给你以后,才知道世间有大丈夫!”
这段对话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刘曜从未这样问过我,我也从未这样回答过。
按照他们的想法,我是晋惠帝的惠皇后,被刘曜掳来,只能委身于他。司马衷失智无能,算不得一个好夫君,更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我能够嫁给刘曜,再度母仪天下,甚至椒房专宠,圣眷盛隆至此,是我的福气。如刘曜这样的夫君、帝王,才是为世间女子思慕的大丈夫。
因此,史官李大人才会凭空写出这样一段记述,为刘曜歌功颂德。
李大人奉上这段记述,刘曜大怒,当着群臣的面叱责他,群臣震惊。
之所以震怒,是因为,他知道我清楚我的心思——纵然司马衷比不上刘曜骁勇睿智、有担当有气魄、有帝王之范,但我不会拿他们二人相比较,因为,无法比较,也实无必要。
虽然刘曜下令,禁止这段对话流传,不许再有这样的记述,然而,这段记述并没有随之湮没,也许是因为某些有心人的口头散播,流传得越来越广。更有甚者,后人在记录这段历史时,记上了这段对话,使之流传千古。
那是身后事了,我再也见不到后人如何评价我、如何评价刘曜。
——
身为帝王,刘曜仅有我一个皇后,盛宠空前,后宫形同虚设,朝野议论纷纷。
朝臣纷纷上奏,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