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V336(1 / 4)
与秦国公如出一辙,罗铭腾也判了,一个是黄昏迟暮的英雄,一个是冉冉升起的英雄,两人选择了这条路,唯一的相同,就是他们都是被皇上逼的,若不是皇上苦苦相逼,秦国公不会叛乱,若不是皇上辱其人格在前,罗铭腾也许不会叛乱。
历史再次重合,许多人心里有了动摇。
这种动摇,是在被伏虎军变后的风雨飘摇冲击之后就开始滋生的,留在军中的虽是年轻士兵,但罗铭腾二字的光辉早已注入他们心中,每次意外,罗铭腾会走在最前头,他散尽家产做的是什么没人清楚,但中军都督府的士兵们确确实实的得到了他的个人补助,他们无法相信,这么好的一位将军,居然会叛乱。
可知晓此事的除了项朝戈几人与锦衣卫还有那不知去向正被通缉的两千人和罗铭腾本人,已经没有了人知道雁留湖畔流血的真相。
有人知道,但他的话却没有了说服力,因为他们已经贴上了罗铭腾的标签,每一句话都只会被推翻被捻碎。
梅若晴从来没有这样的无助过,已经只剩下了一座空宅子的罗铭腾被查抄,梅若晴被梅夫人接回了家中,叛乱两个字让朝中原先与梅家颇有交情的大臣息声,那些老大人也无能为力,梅若晴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她最担忧恐惧的是罗铭腾现在的生死,朱阁有这样的实力已经无需证明,要杀了他,罗铭腾要受多大的伤忍受多大的疼痛?
在熊怀远的讲诉里,罗铭腾最起码身受十多剑,受了这样重的伤再被通缉,罗铭腾哪里还能有活路?
不忍心看着女儿哭得死去活来的梅夫人扯下了老脸去找了昔日与她交好的几位老夫人,这些老夫人一个个大门紧闭避之不及。
梅以安自接到了书如海颁下的圣旨之后就再未离开过梅府,无论罗铭腾的出场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罗铭腾为大贺带来这么大的创伤是不争的事实,个人的恩怨上升到了三军之间的绞杀,他迈不过心里这一关。
“老头子,这可怎么办!若晴怎么劝也劝不住!”梅夫人焦急的拉着梅以安衣袖,梅以安却拂开了她的手。
“女大不中留,她若是看不透,就让她去吧!”
梅夫人是个暴脾气,在劝说梅若晴无效被折磨了大半天又被梅以安一句冷冰冰的话顶撞了后,她彻底的爆发了:“你怎么说这么无情的话,她可是你的女儿,你的亲生女儿,罗铭腾不一直是让你骄傲的女媳?现在他有难,你却袖手旁观,梅以安,你可真行啊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