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5 / 6)
再回那鬼地方去,你留着自个儿慢慢享用吧!
吃饱喝足后,他小人家一抹嘴,往榻上一躺,四仰巴叉就睡了过去,倒也省了孤男寡女共处一室的无言尴尬。我只能靠在椅背,迷迷糊糊打着盹。
醒来时,天露微白,已是人去榻空,他倒是言而有信。
我心中怀着鬼胎,忐忑不安。忽然想起十四昨夜之言,他们在太子身边也有探子,会不会是陈一林?如此隐密重要的"搜人"行动,想必是亲信才能知道。但愿不是陈一林,如果是他,大有可能将我几年前随口之言告诉八阿哥,以博信任。果真如此,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处,不由得打了个寒战,据我所知,冯顺儿被乱棍打死,钱嬷嬷因着是宫里出来的人,死罪免了去,却是被遣散回乡,伶丁度日。背叛无德之人,不能轻饶,这是八阿哥曾经说过的话。
十四终究被追了回来,被康熙爷怒斥一顿,也就不了了之。十四如今圣恩眷顾,正当红。他们的命运已在不觉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旁敲侧击从李德全处得知,其实康熙爷早已得知此消息,一切尽在掌握。我心中惶惑难安,但观李德全神色间对我并无防备之意,暗自庆幸,天网虽然恢恢,终有一漏,康熙爷总算不知道我曾经窝藏十四之事。十四也定然不会出卖我。
度日如年,秋风飒爽的九月,康熙爷终于下旨回京。临行前一夜,莫日根向皇上请旨留我在围场,理由是驯服小倔繁衍后代。这个理由有些牵强,然而,理由就是理由,只要听的人愿意相信,一切好办。这也是我与老莫、师傅商量后的决定,皇帝虽然大权在握,却不能无视礼仪规矩。毫无理由的留下一个宫女在围场,大清建制以来史无前例。
康熙爷并未立即答复,只召了我问话:"想要留在围场是你的主意吧?你倒是说给朕听听何以不愿随朕回宫?"
我陪笑道:"万岁爷明察秋毫,的确是采薇自己想留下。万岁爷必是知道采薇在宫中少有宁日,不是麻烦找上门来,就是采薇不守规矩找麻烦。人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采薇纵然再自制,也有一时冲动的时候,只怕到时万岁爷怜惜采薇,有心宽恕,却是碍于制度规矩,弄得左右为难。倒不如留下采薇在围场,莫管领一家对采薇甚好,采薇在此处也遥逍快活得很!"
康熙爷神色平和,无不悦之意,我可怜巴巴地打出同情牌:"宫里有好些闲言碎语,听得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