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1 / 7)
错:"娘娘恕采薇无状,采薇一时念起家人,情不自禁......"
太嫔和蔼温厚,说:"罢了,快起!"崔嬷嬷也笑道:"快吃吧,今儿个你不必守岁了,一会子宫里放烟花,你去瞧瞧热闹,回来保你又高兴得像个孩子!"又道:"本就是个孩子,我都被你哭糊涂了!"
她这么一说,气氛活泛了一些,我也强装笑意,乐乐呵呵吃完我在这大清皇宫的第一顿年夜饭。
为着怕碰上那些我惹不起、或许也躲不起的阿哥们,我打消了去看烟花的念头,横着这时候的烟花也比不上咱21世纪的不是?唉,我叹了口气,"力劝"自己得改了这爱比较的习惯,毕竟我现在暂时回不去,只能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空自悲叹,给自己个儿添堵不是?
静静坐在屋里,拢着手炉。一豆烛光,烛影摇红,向夜阑,心情懒。这么呆坐着,可不妙,别到最后像个怨妇般,"孤影孤衾孤枕冷,独坐到天明"。得寻点事情做,哈!不是有好几份打赏么?还等什么呀,"开拆"呀!
先看十四的吧,一幅卷轴,瞧模样是字画,我疑惑着打开卷轴,凑近烛光细细看着。这卷轴,照咱们现在的说法叫"四格漫画",这会子应该称为"连环画"。
第一格:一位白衣少女,含情脉脉,眼波流转,拈花微笑。一位黑衣少年,神情傲然,负手而立。两人远站,两两相望。(好一对才子佳人,意境美、落笔生动!)
第二格:白衣少女眼神幽怨哀婉,如泣如诉。黑衣少年却神情倨傲、不屑一顾。(女追男,不是应该只隔层纱么?怎的这少年老大不乐意?)
第三格:白衣少女含羞带怯、黑衣少年柔情似水,两人执手相看无言。(嗯?脸好像画得过于红了些,有点儿不妙,这场景似曾相识,迫不及待往下看去......)
第四格:前面三张都是全景侧面图,这张却是近景正面大特写:黑衣少年一脸惊恐,隐于树后,只露一摆衣角。白衣少女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脸上却是立着一粒大白米饭!
最后一行,标明卷轴的题词,龙飞凤舞的五个大字:"粒粒皆辛苦"!
哈哈哈哈!我放声大笑!原以为十三够促狭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