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7)
唱的是《西厢记》中的选段,唱词凄婉无限,唱腔清亮缠绵。太嫔和崔嬷嬷听得都已是眼泛泪光,我这个外行看热闹,亦觉一股清旷之气悠游于天地之间,摄人魂魄。
崔嬷嬷推了推我:"采薇,轮到你了!想什么哪?"这回龙酒着实厉害,喝着甘甜爽口,后劲儿却实足,连饮三碗后,不禁微醺眼迷离。
因小德子开了个好头,且喝了些酒,大家兴起,纷纷粉墨登场。崔嬷嬷唱了几节"河南梆子",雨枝唱了一段"黄梅小调",在我这个外行听来,已是十分了不得。可是我对戏曲最多只能欣赏,唱却是不会,总不能唱流行歌曲吧?本来想着若是"双皮奶"没做成功,也准备了一首歌曲当做寿礼。勉强算是京剧,与小德子也合练过。然而,眼下这情形,是万万不可拿出来献丑。
脑中转了几转,灵机一动,起身说道:"娘娘,奴婢唱曲儿不在行,给您说段快板吧!"
我拿起筷子往桌上一敲,朗声念道:
筷子这么一打啊,哎,别的咱不夸,夸一夸咱宁寿宫上上下下。
娘娘心真善呐,像个活菩萨,待下人春天般温暖,从不打不骂呀。
小德子不一般,什么都能画,粉墨登场巧扮红娘,美得像朵儿花。
雨枝手很巧啊,服务是上佳,热情细心专业周到,别人不能比呀。
嬷嬷不简单呐,平常爱绣花,可有谁捣乱不听话,她定把他拿下!
说完了,屋内先是一片安静,我正琢磨着是不是又说错了什么,众人已是笑得东倒西歪。崔嬷嬷指着我笑骂道:"你个猴儿,让你唱曲儿,不好生唱,弄出些个不着四六的词儿来编排我们。"
多亏郭东临先生春晚那惊艳一说,让我记忆犹新。
小德子揭发我:"不行,不行,采薇,你这是糊弄我们啊?你不是有首曲儿么?挺新鲜好听的,我给你拉胡琴儿......"
太嫔微笑道:"哦?采薇,你既会唱,就唱吧,就咱几个人,不碍事儿!"
太嫔开口,我也不好推托,只好起身回道:"娘娘,那奴婢献拙了。"
这边厢,一阵激越的琴声响起,弓弦或疾或缓,高高低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