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4 / 7)
字认不得,碰上了我就含混跳过,她却会一一纠正我。如此看来,这些诗词她已然烂熟于胸,却不知还要我反复念它做甚?不敢多嘴,我也只能在心中嘀咕。
宁寿宫外人来得极少,故而日子过得倒也平平静静,无风无雨。
只是每晚仍要去崔嬷嬷房中练"顶水"杂技。算算,从入宫至今十余日,风雨无阻,每晚必修。
身体酸痛倒也罢了,却害得我无法抽身寻找古井。今儿是中秋节,只盼她能大发慈悲,心中暗暗祈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苍天开眼。晚膳后,她果然人品爆发:"采薇,今儿中秋,不用来我房里了,这几日你倒也有些长进,日后改为每晚一个时辰。"
我心中狂喜,福了一福,面上却是淡淡的表情:"谢嬷嬷!采薇定加倍努力,不辜负嬷嬷的教诲。"
回到房中,呆坐片刻,探头打量。崔嬷嬷屋内灯亮着,知道她正忙女红,没功夫找我的碴儿。遂悄悄从偏门溜出,往东六宫方向而去。路线早已向雨枝打听好,担心记不住,尚画了一幅地图随身带着。今日中秋,皇上宴请所有嫔妃和皇子们,在乾清宫设下满汉全席,后宫人一定很少。远处隐约传来京戏锣鼓声,宴会尚未结束,良机不可失。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我无心流连驻赏,只急急找寻延禧宫。钟粹宫、承乾宫、景仁宫、景阳宫、永和宫,刚才都曾经路过,却独独不见延禧宫。宴会行将结束,我正心急如焚,一转头,见到一座若楼阁状之黑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寂冷。走上前去,借着月色看清了扁额,踏破铁鞋无觅处,正是延禧宫。
方才经过的五宫俱高悬红灯笼,惟此延禧宫空无一笼。夜色沉沉,月色皎皎,一派"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冷清寂然之景。
是冷宫还是无人居住?会有那口井么?.我有些踯躅,几分莫名害怕。不知道等待我的是何种境况。
咬一咬牙,我还是推开了那扇门,那扇牵引我命运的门......
狂奔
"吱呀!"门应声而开。我睁大眼睛张望着,杳无人迹,遂放心走了进去。四处观察一番,与我在故宫所见有所不同。
唉!当然不同,这可是三百年前,紧张得脑子也短路了。我在心里嘲笑自己,回到清朝不但返老还童,胆量也见消。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