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部分(2 / 6)
派出外交官员亲临北京,与我国政府举行谈判,可以说,事情最后果真是惊动了毛主席——有人说是周恩来,反正肯定是当时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真正是不可思议啊!
谈判结果是他们要走了希伊斯老岳父,我们要回了两名被X国严禁回国的科学家,感觉是该死的老乡绅成了他们X国的国宝似的。当然,老乡绅对X国来说什么也不是,当中起作用的肯定是希伊斯。换句话说,为成全希伊斯之愿,X国已经有点不惜重金的意思。那么,问题是X国为什么要对希伊斯这么好?难道仅仅因为他是世界著名数学家?这中间肯定有什么很特别的因素,至于到底是什么,我现在也不得而知。
救出老岳父后,希伊斯就带着一家子亲人和亲眷,去了X国——(未完待续)
希伊斯走的时候,金珍还住在医院里,但似乎已度过了危险期,医院考虑到日渐庞大的医药费,根据病人申请,同意让他出院回家休养。出院的时候,是容先生陪老夫人一道去医院接的,接待她们的医生想当然地把两位中的一位当做了病人的母亲。但看两位的年龄,作为病人的母亲,一个似乎是老了一些,一个又似乎是年轻了些,所以冒昧地问两位:
“你们谁是病人母亲?”
容先生还想解释,老夫人已经干脆而响亮地答上了:
“我——!”
然后医生向老夫人交代道,病人的病情现在已基本得到控制,但要彻底痊愈,起码还需要有将近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里你要把他当虾一样地养,像十月怀胎一样地伺候,否则随时都可能功亏一篑。”
从医生一项项明确的交代中看,老夫人觉得他的说法其实一点不夸张,具体说可以立出如下三条:
1.食物要有严格的禁忌;
2.夜里要定时唤他起来小便;
3.每天要定时定量给他吃药,包括打针。
老夫人戴上老花镜,把医生的交代一条条记了,又一遍遍看了,反复地问清楚了。回了家后,又喊女儿从学校找来黑板和粉笔,把医生的交代都一一写上了,挂在楼梯口,这是每天上下楼都必然目睹的地方。为了定时喊金珍夜里起来小便,她甚至和老伴分床睡了,床头配备了两只闹钟,一只是半夜闹的,一只是早上闹的。早上那次小便喊过后,金珍继续睡他的觉,老夫人则要为他准备一日五餐的第一餐了。虽然烧饭本是她最擅长的,可现在却成了她最困难又没信心的事,相比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