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代课老师(1 / 4)
当然像张家兄妹俩这样,扣除了基本口粮之外,工分还有多的,还可以分得工分粮和肥料粮。
生产队一年的现金收入,也要折算成一个工分多少钱分给大家,今年香坪坝生产队在张天亮的带领下经济效益特别好,前些年一个工分最多只有一角钱,今年算出来一个工分能值四角七分。
这么一算下来,每个人差不多可以分到三四十块钱的,有的多的甚至能分到五六十块,在这个时候,这绝对可以算是一笔大钱了,这一整年,全家人的灯油火蜡、针头线脑可都着落在这上面了。
农村人不像城里人那样有粮票、布票,他们是自给自足的,自己种粮吃,自己织的土布做衣裳穿,需要花钱买的主要是一些工业制品,比如说火柴啊、盐巴什么的,有孩子要上学的人家还要交孩子的学费和笔墨纸张的费用。
这两年张天亮悄悄给社员们扩大了自留地,又允许他们自己在家里搞些副业,养养鸡鸭什么的,平时墟日的时候社员们会把自留地上摘的菜、攒的鸡蛋什么的拿到县城里去,换点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生活本来就比往年宽松得多了。
这回一下子手里又多了好几十块钱,更加是欢喜得不得了,有很多人已经大声在商量着要上县城买些什么好东西回来过年了,百货商店里那些一心惦念着的布料、成衣也可以咬着牙买一件回来显摆了,整个社员大会的会场都洋溢着一种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
张天娇也念叨着要去把百货商店那件衣服买回来,身为女人,赵晓明很能理解她的这种执念,只是有点不明白:“百货商店买衣服要布票的,你哪里来的布票?”
“去县城跟人换的。”
张天娇给她解释说,他们农村人自己织的土布,拿到县城十尺土布可以跟人换两尺布票,县城有些人家孩子多的,分配的布票根本不够家里做衣服,就跟农村人换,城里人有布可以用,农村人也有布票可以去买漂亮的花布和成衣,各取所需。
赵晓明却觉得这买卖太不划算了,土布多好,纯棉的,透气舒服,县城百货商店那些布料,都是一些化纤面料,什么尼龙啊、涤纶啊,不透气不说,还会起静电,送给她也不想要。
可禁不住农村人认为那才是时髦、高档货,能买上一件都要得意地显摆好些日子。
分完红,张天亮又宣布了几件生产队的大事,赵晓明也没往心里去,直到一件与她切身相关的事:“现在有来自省城的赵晓明同志,自愿投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