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9 / 12)
贾诩道:“我只是觉得,孙权留在青州是一件好事而已,无论你怎么想,至少目前是这样的。”
贾诩确实不知道纪衡为什么那么在意孙权,但……
“他在青州,也就意味着他在你的掌控之中。”
纪衡一愣,随即眼神一变,对贾诩问道:“先生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他表现的很明显吗?
贾诩道:“年纪大了,眼神不好,有些时候字都看不清,哪儿还看其他的呢。”
纪衡:“……”
你就装吧!
但,他自己再想想,倒是不否认贾诩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了。
他在意孙权,实际上在意的并不是如今的十六岁少年,而是后来那个割据一方,与曹魏相抗的东吴大皇帝。
但如果孙权留在青州呢?
甚至就算再退一步,如果孙权改行搞研究了呢?
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就是一切照常,孙权继续当他的大皇帝去。
毕竟,只孙权一人来学,纪衡是不担心他学到什么的。
想要搞啥新技术,只靠一人是明显不行的,何况孙权完全算得上半路出家,他此时甚至没有半点底子。
青科院出成果快,那是因为人家都是各路专家几十号人组团合作。
孙权办不到吧?
他又不会影分.身!
那么孙权如果想要达到那样的程度,至少需要花费七八年甚至更久的时间专心学习,之后就算放他回去江东,他也不能只靠自己一人,他还需要有助手有团队,这就代表他要教学生。
哪儿那么容易教呢。
最重要的是,一旦孙策死了,孙权回去继承兄长的遗产,那么他将会忙到完全没时间顾得上这些。
曹操的成绩是不差,但曹操也没精力再去搞科研呀。
因此不管怎么看,只要他别让江东那边混进来一大群人,或者说,不要让孙权最后可以笼络一大群人跟着他回老家的话,那么只教孙权是很划算的事情。
尤其是,孙策好好的也就罢了,一旦江东出现问题,那么孙权留在青州,则让他们有了名正言顺的插手这件事情的理由。
甚至如果他们干得出来的话,吧孙权扣留在青州也是可以办到的。
孙策的孩子好像还很小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