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2 / 6)
不爱钱、不要官,一心窝在那里抗倭的,还有什么人?”
屠钥答不上来。
“就这么一个人,你还要治他,”郑铣撑着椅子站起来,像是乏了,“别说他没怎么驳我的面子,就是驳了,我也忍着他!”
这意思很清楚了,屠钥只能咬着牙应一声“是”, 谢一鹭和他一前一后退下,从偏门出来,走到大道上,忍不住问:“龚辇上哪儿押粮去了?”
“浙江,抗倭的军粮,”屠钥沉着脸,心里像是有事,走着走着,忽然说出一句,“我手里要是有兵,不比他逊色!”
这话谢一鹭没接,从那话音儿里,他听得出他不是嫉贤妒能,也不是争功讨赏,而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扼腕,和整日为太监做奴才事的悲哀。
两人在府东街分手,一个往东,一个往西,西头直走是珠宝廊,谢一鹭在羊市桥的岔路口看见阮钿了,领着一小队人,牵了十来匹老马,旁边立着挺大一块木头牌子,歪歪扭扭写着“抗倭捐马”几个字。
他走近了,发现这是个卡,被拦下的都是官员,阮钿看见他,笑着朝他摆手,意思是让他过去,谢一鹭没过,凑近了问:“你干嘛呢?”
“浙江抗倭吃紧,这不,”阮钿指着那排瘦得皮包骨头的老马,“我出一点绵力,帮着救救急。”
谢一鹭才不信他有这好心,果然,一有官员过来,他就把人拦住,逼着人家捐马,人家没有马,他便笑呵呵地说:“这儿有啊,”说着,随便挑出来一匹,“一百两!”
这无异于强抢,可当官的都要名声,顶不起“消极抗倭”这个罪名,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交了钱,马还是那些马,好好在架上拴着。
“这种时候,你怎么能这么干!”谢一鹭压着声音发火,“南京城眼下是一锅烧热了的米汤,说不好什么时候就沸起来!”
阮钿烦躁地抖着腿,忍着他的婆妈:“没事,我有分寸。”
“什么分寸,赶紧把幡子撤了!”说着,谢一鹭在那块木牌子上踹了一脚。
阮钿的眉头立刻拧起来,显然要发怒,但眼神转了几个转,还是没敢,他怕的不是眼前这个六品小官,而是那背后的廖吉祥:“我等钱用,你别管。”
“我不管”,谢一鹭的声音大起来,“你这是在生事!”
“你他娘的有完没完!”阮钿吼了他一嗓子,这时人群里挤进来一个小宦官,应该是跑来的,红着脸气喘吁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