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调令(2 / 3)
此人背后背了一个长条的布袋。
来人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帅堂,单膝跪倒:丞相在上,小的有利,封陛下之命特来宣旨,请丞相立刻摆好香案迎接圣旨!
幸亏刚才的家伙还都没撤,诸葛亮不得已再次接旨。等众人跪下之后,那信使这才打开自己的包裹,从一根竹筒之内,拿出正儿八经的圣旨。当众打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日李辉大军犯汉中,朕以为先帝江山不可舍弃寸土,特酌令丞相诸葛亮,即可回成都,率领大军前往汉中御敌!不得有误!钦赐!
使者念完,轻轻将圣旨折好,双手递到诸葛亮的面前:丞相,陛下有令,即可触发,不得有误!几名参将面面相觑,早都已经定下的计划,怎么突然之间改变,还坚守,面对李辉大军,以后又怎能受得住!
诸葛亮打发了信使,抱着圣旨欲哭无泪。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圣旨,让自己撤兵。难道李辉的人已经可以左右刘封了,那这仗还有什么可打的?回去吧,自己心有不甘。不回吧!便有抗旨不尊的罪名,一世英名便化为泡影!诸葛亮左右为难。
第三批快马到了。这次来的竟然是个太监。十七八岁,白白净净。见到诸葛亮并没有立刻就说圣旨的事情,而是对诸葛亮道:丞相,以之见还是回成都吧!陛下接二连三送来圣旨,如果丞相仍然一意孤行,则视同谋反,丞相的家眷全都在成都。
难道陛下动的家眷?诸葛亮问道。
太监道:这可不好说,丞相奉三道圣旨,而不归就如同谋反,别说丞相,和丞相一起留在建宁的各位士兵的家人恐怕也是难以幸免。
丞相!一听太监这么说,大厅之中的所有人全都给诸葛亮跪了下来:丞相,退兵吧!退兵吧!
诸葛亮倒笑了:李辉果然神通广大,传令,退兵!
在一个小童的陪同之下,诸葛亮来到庞统的大营门口。眼看着马上就落山的太阳,问庞统道:士元兄能否如实相告,是如何知道十天之内必回退兵?
庞统呵呵一笑:u201q真想知道?
难道们陛下身边有们的人?还是们用了别的什么方法?诸葛亮问道。
庞统摇摇头:孔明不用猜了,此事纯属巧合而已!还是快走吧,的身后那双眼睛正盯着!如果还想守住当年的选择,那就立刻回成都,或许还能赶上汉中的最后一战!
汉中!诸葛亮先是一惊,接着也就释然了:李辉真的对们动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