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部分(2 / 6)
里,云巧记得这么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没入什么仕途回家之后,还真是什么都做不了,甚至比农妇都不如。
三月一到,天气渐渐暖和了起来,池塘里的鱼再养个半年就可以拿出去卖了,云巧又托牛叔去了一趟那村子里问那养鱼的大叔买了些鱼苗回来,后期鱼所要喂养的饲料比较多,云巧试着自己做了一些,池塘上养的那些鸡鸭鹅已经在去年年底卖掉了大部分,花家里的鸡鸭孵着蛋,等着四五月可以抓到池塘上养起来。
云巧扶着腰站地有些累了,转回了家里对院子里忙着晒衣服的花氏说道,“娘,要不去抓两头小猪回来,你看谁家有这猪仔的。”
“养哪去,你哪来还有这么多银子。”去年那些几十只牲畜就卖了四两多银子,收回来还花了一两多呢,花氏算着那亩地和池塘外加的本钱还有这些鱼苗的,觉得这样下去是要亏大了。
“养家里呢,娘啊,这等鱼收了那钱不就回来了。”云巧算过这么一笔帐,当初买的八百尾鱼就算最后长大的仅剩下五百条,一条鱼一斤多的重量,镇上在卖的一斤鱼能卖二三十文钱,她往最少的算都够回本了,这还只是第一年呢。
村里的人不是不知道这能赚钱,只不过前期投入太大,没几家出的起十几两的银子,出的起的人家又不稀罕这个,他们都喜欢把钱藏着,也就只有藏着才足够有安全感,能够显现出自己家确实有钱。
“阿憨还留下多少银子给你了,他走的时候就没带走?”花氏只知道女儿这池塘花了不少钱,少说算起来也得十几两,这些银子在她看来就是挖肉一般的心疼。
“也没剩下多少了,娘,他走的时候什么都没带走。”花氏这才放心,碎碎念叨,“什么都不带走最好,否则你拿什么养孩子。”
到了四月,池塘边上种下的一排芋艿已经发芽了,而云巧的肚子开始像吹了气的球一样涨的飞快,六个多月的身子居然比别人七个多月的还大一些。
人家的头胎都显小一些,花氏开始担心起要是孩子个头太大到时候不好生可是要吃大苦头的,带着云巧去了一趟镇上把脉,大夫说是一切都好。
牛婶来家里看云巧,带了一篮子的鸡蛋,见她这肚子和花氏一样有些担忧,村子里不是没有过孩子个头太大,生不下来的,最后两个都跟着去了,这些话都不能当着云巧的面说,怕吓着她。
“说不准是两个的。”
“两个就更不好生了。”花氏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