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尾声(下)(2 / 7)
感罢了。
徐思更担心的其实是如意在交州住得太舒坦了,会乐不思蜀。
——虽说书上提起交州无不说是“瘴疬之地”,但如意写信回来说的都是,虫子好吃,荔枝更好吃,甘蔗可以随便吃!越民熬糖好神奇!原来嚼春砂仁就能止泻!木棉树上真的能结棉花呀!……措辞不同,但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她甚至还专门学了当地土话,以字表音,写了首当地山歌给徐思“听”。
分明就吃住得分外新奇和满足。
但阖上信,看到她写在背面的哪句百越山歌,依旧不由失笑,放下心来。
徐思记性很好,只看了一遍便记住了——哪句百越语的意思应当是,“想家了”。
徐思觉着如意应当也快要回来了。
毕竟她的黑沙糖和霜糖都已经送到建康了——从交州收糖一事,如意也在给萧怀朔的信札里提到过。说是开商路,将交州之糖运往四方。如此汉民有糖,而百越之民可种甘蔗谋生计。有生计则安居,则少暴乱。是太平长久之法。何况甘蔗只生在交州,北方不产,天然是我能垄断之物。若卖到北朝,便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亦可用来丰盈国帑。
徐思觉着,这半年多她留在交州,为的应该就是研究交州的糖可以怎么改进,才更容易往外运,更容易卖出去吧。
到底还是,商旅本色。
信读完,侍女也前来通报,“陛下来了。”
说话间,萧怀朔便进屋来向徐思请安。瞧见徐思手上书信,知道她这是又思念如意了,长睫便一垂。
徐思知道他今日略饮了些酒,将信收回匣子里,便吩咐侍女进程醒酒的甜汤。又令他过来坐。
——萧怀朔依旧没有娶亲。
他态度坚决,兼这两年他确实还在孝期中,朝臣们便没有苦劝。徐思既已知晓他的心意,当然也不会继续紧逼。
故而这两年国中有君而无后的状况,维持得还算平稳。
不过想来也持续不了多久。朝中已经有人重提立后之事了。年初除服,这个月琉璃也出嫁,想再拿守孝做借口,朝臣们大约也不会再买账了。
徐思猜想萧怀朔近来心烦,应当多少与此相关。
今日饮至薄醉的地步,只怕是借酒浇愁了。
她看得出,萧怀朔对如意依旧没有死心——她这个儿子本来就比旁人长情、执拗些,在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