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2 / 5)
天子难得想出这么个折衷之法,听说被人占了,失望之余不由也孩子脾气起来,“让他改就是!朕就是要用这个名字。”
徐思只以为天子说的是玩笑话,但天子竟真对着小儿子叫起阿檀来。
接连叫了几天,徐思才回味过来。为免造成既定事实,她也只能装糊涂,提议道,“大郎叫维摩,二郎不如就叫般若吧。金刚、法华也都是好名字。横竖是乳名,也用不了几年。民间叫观音婢、金刚奴的都有不少呢。”
最后终于给二皇子定下了般若,但天子觉着这个名字不亲人,依旧叫二郎作阿檀。
郗氏带着儿子入宫时,徐思便向她提起这件事来。
郗氏沉思着,缓缓道,“原来有这么回事——数日前天子忽就要见家中几个小子。看到三郎喜欢得跟什么似的,说这个孩子“容止可观,进退有度”,便问取了学名没有。听说还没取,当即便赐下一个‘仪’字。如今三郎名、字俱全,乳名自然就不大用了。”
徐思听了颇感无奈,叹道,“他这个人一贯都不爱直中取,多的是这种心计。”
郗氏也不在意,道,“一个乳名而已,夺便夺了吧。”她便压低了声音,道,“我担心的是另一件事……那一日天子也同你哥哥说起提婆达多来。姑娘不爱佛经,便不知道。提婆达多意思确实是天赐之子,可佛经里也真有这么个人——多智慧,但一心谋害佛祖,犯了五逆之罪。你哥哥还奇怪,天子崇信佛法,为何说反而说这是个好名字。现在想来,大概天子并不真的通晓佛典。”
天子确实不是佛门中人,崇信佛法也是受先皇后耳濡目染之故。知道些典故,但未必真正研读过佛经。不留神给儿子取了个恶人的名字,并不奇怪——徐思不也不知道佛经上真有这么个人吗?
但他取这么个名字,显然也意有卖弄。一旦弄巧成拙,不免就要恼羞成怒。
徐思不由就问,“哥哥纠正他了吗?”
郗氏道,“恐怕是了……”又含糊道,“不过你哥哥也不知道这是他给二皇子取的名字。”
徐思道,“那便当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不要再同任何人提起了。我也就当作不知道。”
郗氏还有些犹豫,试探道,“天子不会将这种小事放在心上吧?”
徐思笑道,“不要紧,阿兄处理得来。”
既如此,二皇子的乳名虽写作般若,却心照不宣的读作阿檀。徐思不纠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