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82/83(3 / 9)
便是全国开设小学、中学、太学这三等教育。
强制所有孩子入学,同时也招收一些成人,按照善堂设立的办学模式,打造专业型人才,以备后头朝堂官员之需。
另开办了无数军校,训练士兵,培养军官将领,以尽快补足各地兵力。
然后,因为土地已是收归国有,玉书便又派了一批人下去,为城市之外的、专门种田的百姓丈量土地,按照人头,分割承包。
至于那些前朝达官显贵、现在身为罪臣的庄子园子,则统一没收,田地分与百姓,房产全都收归国有,留待以后进行拍卖。
如此忙忙乱乱三个月过去,朝堂天下已是一派和谐安稳之象,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在了解过了新朝的各项章程和律法之后,百姓们也再不复先前改朝换代的人心惶惶,又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
农人下地,商人行商,工人做工……因新朝官员纪律严明,又无先前一般的满人特权压迫,他们的生活已是越发安适舒泰起来了。
而后,在玉书正在批示奏折的某一天,三月不见得苏玉倾终于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玉书正在处理的,是俞辉呈上来的一封奏折。
因新朝初立,百官未全,政令未定,作为新朝开国皇帝,玉书仍要对一些政务,拍板做些决定。
而这一封奏折,便是俞辉呈上,请玉书考虑是否要尽快在全国建立电厂,用以通电的问题。
因琉球工厂已经建立几年了,因为生产这些产品,需要一些电气化的机械,所以琉球是早早就通上电的。
俞辉正是看到了这通电的好处,才在他们刚刚得到天下的第三个月,便迫不及待地想把给全国通电这件事儿,提上日程。
玉书思量了片刻,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原因很多,能让百姓生活更加便利,只是顺带的一个好处,对玉书来说,现在通电,能带来的更大的好处是,她可以更方便地掌控朝堂官员。
除了她在善堂培养的那些骨干精英手里有她下发的联络仪之外,若想与他人联系,在这个时代是极难的。
飞鸽传书,倒是还算便捷,但随时有丢失的风险,若是重要的朝堂文件消息,如何能以这种办法传递呢?
再一个,就只剩下人力了。让驿站人员,快马报信,什么四百里、六百里、八百里加急,但是这种报信方式也只是聊胜于无罢了。
比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