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60/61(5 / 8)
三个月后,琉球已经彻底稳定了下来,当地的倭民也渐渐接受了玉书派去的手下们的统治。
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玉书他们当夜杀掉了大半儿的倭人贵族阶层,尤其皇族,一个不留,于是根本没人有能组织起反抗的名分;
其二是,在琉球,其实过得最惨的自然是最底层的所谓“贱民”,玉书的手下们到那儿之后,划分人等的举动和他们先前经历的被贵族压迫的体制也没什么不同。
更加重要的是,因善堂众人习惯了严明纪律,所以在制定法律和执行方面,要比曾经的贵族老爷们好了不知道又多少倍。
于是,短短三个月过去,那些处在最底层的“贱民”们发现,他们的日子竟然比先前好了不少,给善堂这些人做工,至少能吃顿饱饭、不至于饿死了!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不说玉书他们执行的一个政策,那就是,将琉球现有的所有粮仓都控制在自己手里,然后毁掉所有农田,建立工厂。
以后,琉球各岛的所有食物,只能由善堂提供。
如此一来,把他们的想要活命的命脉都抓在了手里,老实听话才有饭吃,才能活下去,他们哪里还有不老实的?
其实,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琉球的倭人还是华夏的百姓。
最可怕的侵略者,往往不是那些对被侵略的地方,进行血腥的剥削和压迫、几乎不给活路的那些人;
而是将那些压迫掩藏在温柔和仁慈的面具之下,看似给了你一条活路,一线希望的那些人。
毕竟,人都是有着最基本的求生本能的生物,好死不如赖活着,贪生怕死,自古如此。只要能有一线活着的希望,大部分人都是不会用性命去做赌注,去拼一个更好的未来的。
而人的忘性又是极大的。只要侵略者愿意给这些被侵略者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环境,三代过后,没人会再记住当年被侵略的惨痛和血腥。
玉书对琉球做得,不外如是。
就这样儿,相信几代过去,琉球便能彻底变成那个她想要的样子:一个遍地工厂、没有农田、不产粮食、只能依靠华夏活命的大型生产加工基地。
在玉书这里,琉球的事儿便告一段落,不必她再多去关注,而时间也来到了康熙四十七年的五月份。
今年,发生了一件让玉书觉得有些新奇的事情,那就是从她入府起,从来没有随驾巡行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