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出嫁(2 / 2)
装革履,中分的发型油光可鉴,站在郑家的大堂里如玉树临风,非常的抢眼。
爱熙别过了父亲和姨娘们,由史家派来的喜娘搀扶上了百子花轿。
真的要别离了,爱熙还是不由得心头发酸,眼里湿润起来。轿子晃晃悠悠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江边檐廊千回百转的古道亦为爱熙送行。松江码头上,一条扎着彩牌的高大花船泊在岸边,那是史家派来接爱熙的,史家做航运生意,派条船来那是毛毛雨。彩船高大气派,在江中微微晃动。
花轿被抬上了花船,稳稳地停放在船头,“小姐,到花船上了。”阿兰迫不急待,头贴着轿帘,低声告诉爱熙。
船起锚出了,不一会儿,驶入黄浦江,浑浊的江水拍打着船舷,击起白色的浪花,牛月娥望着岸边时远时近的田野农舍,心潮起伏。花船在不停地逼近上海,这个把她置于死地的上海。
辣斐德路的一幢清水红砖洋楼里,热闹非凡,史家大爷史元宜的大婚正在进行中。
史老爷在上海滩也算得是响当当的人物,来到贺的、巴结的、献殷勤的人络绎不绝。史公馆的门口大马路俨然成了天然的停车场,车子绵延了几里地。
大堂上首,大红的绒布喜字挂在当头,巨大的红烛火光摇拽,史德望与太太坐在上首,脸上堆满笑意。史家大太太尤其高兴,甚至有点得意,自从年春头,二房姨太太生的二爷结婚以来,史家大太太看着二姨太时时扎台型的腔调心里窝火。
本来嘛,二爷抢了大爷的风头先结婚了,大太太心里气就不平,大太太有时会自叹命不好,只生了一个孩子,还是个残废的。史家这样大的家业将来不会落到儿子身上的,心里盼着早点有个孙子,那样家产就不会落入外人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