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各有看法(2 / 4)
“第四:死者受伤后为什么没有求救?我总觉得,死者虽然受的伤较重,出血的速度比较快,但绝对不可能连一两分钟的时间都撑不到。这段时间,完全足够他跑出房间求救。就算他脖子断了发不出声音,也可以出来敲其他房间的门求救,但是,他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另外,我认为,气管断了,不是不能发出声音,而是不能发出很大的声音,但绝对不是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秋队刚才介绍过他审问杜勇的情况,我完全同意死者到了门口被杜勇发现的时候是出于濒死期,所以他脖子里只发出了很轻微的声音。还有,杜勇说死者发出的声音像是在求救,这一点,我觉得只是杜勇主观上的想法,并不一定就是事实。”
“第五:303号房间的门锁是完好的,没有被破坏的痕迹,嫌疑人是怎么进入室内作案的?有专业开锁的工具?还是有钥匙?还是死者睡觉不锁门?死者怎么会睡得这么死,连有人打开了房门都不知道。”
“第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303房间的球头锁朝外的锁头上没有血迹,而朝里的锁头上有血迹,而且血迹是呈擦拭状的,证明朝里的锁头,是手上沾染了血迹再去开门而留下的。这说明什么?我认为只有一个解释:死者被害的时候,房门是关闭的。嫌疑人进门前,手是干净的,所以外把手上没有沾染上血迹。作案后,他手上沾满了血迹,打开房门的时候,才在内门把手上留下了血迹。但这又解释不通了,这起案件,嫌疑人应该是准备充分,进来作了案之后就快速逃离了现场。而要做到快速作案离开,就一定不会关闭房门,嫌疑人进入房间以后,房门就应该是开启的。但这样一来的话,门的内侧门面和锁头上就都不会留有血迹。到底当时的门是开着还是关闭,两种分析很是有些矛盾,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杨成一口气说完这些,端起茶杯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口水,才说道“我的观点就是这些,大家帮我分析分析,至于作案动机,其他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我不妄下结论。”
秋宇在杨成发言的时候,一直不停的记录着,等杨成说完,又在笔记本上几个地方,重重的画了几个问号,才抬起头来说道:“杨成说的这些大家都听懂了吧,你们是怎么想的?”
一直没说话的张大鹏坐直了身子,看了看众人,说道:“我谈谈我的想法。”说完,深吸了一口气才又说道:“我觉得杨成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也可以解释。首先,嫌疑人逃离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问题,现场的环境大家都看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