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两全(2 / 5)
杨善桐本来正蹲地上逗猫呢,此时也起身笑道,“你们家那个园子,我们也去过一次,当时我和含沁南下到苏州换船,还里头盘桓了两天呢。大是大,可那时候去,已经没什么人气了,你们家这些年来还不出脱么,难道杨首辅退休以后,要回苏州养老不成?——倒是那片梅花林我也有印象,虽比不得这里阔大,但也很有趣致。”
“那是宁妃曾住过地方,”杨七娘亦放柔了神色,“从小,我们姐妹时常那打秋千……现也都物是人非啦,昔年随升鸾下江南时候,还园子里小住,那时,秋千便已朽坏无法再用了。”
提到宁妃,等若是点了题:按三家谋划,现四皇子已经让道了,五皇子且先不说,三皇子是否也该从夺嫡之争中退出来了?要知道,从三家订约到现,亦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
蕙娘和杨善桐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发现了少许讶异,也都有少许放松:杨七娘会主动提到此事,足见其还是相当有把握劝宁妃退让。起码,一些不愉事,可以不必发生了。
“此处位于梅林正中,四周满是玻璃,视野一览无遗,大可以开门见山地说话。”蕙娘现也懒于打哑谜了,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虽说随着情况变化,家里还没人问起葭娘,但随着时日推移,风险总是越来越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若是被鸾台会察觉到了不对,终究有些不美……”
杨七娘点了点头,也露出严肃之色。“宁妃那里,也只差临门一脚了。我们姐妹多年,我也是深知宁妃性子,这个太后,恐怕她还真不太想做。”
三皇子今年也就是十三岁,虽说天性聪颖,但却显然并无旷世大才。皇上身体也是以一个很平稳速度恶化下去,按权仲白诊断,若,也就是三五年间事了。若立储,杨家肯定要遭到清理,届时皇上台以后,不管是重启用外祖父,还是就这么面对群臣,势必都是一个极为复杂局面。没有太后帮助,那是站不稳。这个太后可不是享清福那种太后,若是搞不好,国势大弱都是有可能。宁妃现已是后宫头号人物,头顶又没皇后压着,若参政欲望不强,恐怕还真未必想要再进一步。若能和三皇子去封地做藩王太妃,也是不错选择。
当然,这也是要付出代价,蕙娘对宁妃选择实是一点信心都没有。毕竟除非杨七娘和她明言,不然三皇子去世风险终究较小,而登上太后之位好处那也是看得见。杨七娘拖了这样久没有答复,她还以为此事进展得极为不顺利呢。
亭内二人都没有做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