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4 / 6)
成不赞成,那是你的事;吃饭去不去,却是我的事。你只要去了,哪怕跟他们闹翻了,也就跟我没关系了。”
又说:
“大姑,你这事儿太大,我这官儿太小,你从来都是跟上层打交道,这回别因为一个吃饭,把我扯进去了。鸡巴一个镇长,露水大的前程,你要不发慈悲,我立马就蒸发了。”
又说:
“我也上有老下有小,俺爹是你表哥,也八十多了,还得了脑血栓,嘴歪眼斜的,在炕上躺着,不知能活几天,大姑,你不可怜我,就当可怜我爹吧。”
身子堵住头门,屁股一撅一撅,开始给李雪莲作揖。李雪莲倒“噗啼”笑了,照他脑袋上打了一巴掌:
“还镇长呢,纯粹一个泼皮。不就一顿饭吗,就是刀山,我走一趟就是了。”
在这镇上,都是赖小毛打人,哪里敢有人打赖小毛?除非他吃了豹子胆;现在挨了一巴掌,赖小毛倒捂着头笑了:
“我的大姑耶,这就对了,那谁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欢欢喜喜,用他的“桑塔纳3000”,将李雪莲拉到了镇上。
李雪莲见到市长马文彬,还是客气许多。客气不是因为马文彬是市长,而是他戴着金丝眼镜,一派斯文;说话也很客气,没说话先笑;说完一段,又笑一回;让人觉得亲切。斯文的气氛下,大家不好一见面就闹起来。比斯文更重要的是,他说话讲道理。别人讲一件事只能说一层理,这理可能还说错了;他却能说三层理,还句句在理。一见面,马文彬根本不提告状的事,开始扯些家常。就是扯家常,也不是居高临下,先问别人家的事,譬如家里几口人呀,都干什么呀,等于打听人家的隐私,让人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而是先拿自己开刀。他指指羊汤馆四壁,说自己也是农村出身,从小家里穷,当年最想吃的,就是镇上羊汤馆的羊汤。穷又吃不起,每天放学,便跑到羊汤馆,扒着羊汤馆的门往里张望。一次一个大汉,连吃了三碗羊汤。第三碗剩一个碗底,大汉向马文彬招手。马文彬蹭过去,那大汉说:
“你学三声狗叫,这碗底就让你吃了。”
马文彬“汪汪”学了三声狗叫,那大汉就把碗推给了他,他就把那碗底吃了。说得众人笑了,李雪莲也笑了。接着大家吃烧饼,喝羊汤,皆吃喝得满头大汗,气氛就显得更融洽了。马文彬又说,他小的时候,是个老实孩子,从来不会说假话;他有一个弟弟比他机灵,看他老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