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熊泽家史(3 / 4)
:“我们还是里面说话吧!”
他说完之后就往旁边的屋子里走了进去。当雷涛跟着他走进屋内之后,才发现这里面的空间很大,周围的墙上挂着很多人的画像,这些人中很多都是穿着古代菊国皇室的服饰,少数几个穿着西服,这些穿西服的人就不是画像了,而是那种老式的黑白照片。其中唯一的两张彩色照片是两个瘦小的中年人。
看到雷涛看着周围的这些画像,熊泽贺太郎坦然地说道:“这是我的历代先祖……”
熊泽的话让雷涛吃了一惊。
虽说雷涛对菊国的历史不是很清楚,但他很清楚的看到了这些古代画像上的人,都是穿着皇室的冠冕的。而且从这些画像上看有些历史已经很久远了,纸质都有些泛黄发黑,周围的绫缎装裱也同样的显得很是古朴。
如果熊泽说的是真的,那这家伙莫非还是菊国的皇室后裔?
熊泽看出了雷涛的疑惑,微笑着对他说起了自己的身份来历和血统传承来。
自从孔子提出“正名”之后,历朝历代修史,谁是“正统”是一点马虎不得的,《三国志》中魏称帝,蜀汉和吴只能称“主”,这都是因为后续的统一王朝晋朝是从曹魏得的天下,所以晋人的“正统”是从魏而来。
华夏历史上正统问题的出现,当然和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有关。而东邻菊国虽然自称天皇家族“万世一系”,但事实上也在“正统”这个问题争论达600年之久。
在13世纪中期,菊国天皇统治虽是徒有虚名,实权已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但是,皇室内部争夺天皇继承权的斗争却愈演愈烈,并逐渐形成以后深草天皇为首的持明院皇统和以龟山天皇为首的大觉寺皇统。
最初,镰仓幕府采取不偏不倚政策,明确表示皇位由两派交替继承。
1318年,属于大觉寺皇统的后醍醐天皇即位。后醍醐天皇灭亡镰仓幕府,实行“建武中兴”,曾一度恢复天皇亲政。但建武政权建立不久,足利尊与建武政权决裂,拥立持明院皇统的丰仁亲王为天皇,史称“光明天皇”。
后醍醐天皇在武力胁迫下曾一度让位,但又于1336年逃出京都,潜至京都以南的吉野山,并重开朝政。于是形成了南北朝相互对峙的局面。南北朝的对立持续达57年。
在1339年后醍醐天皇死后,南朝又经历了后村山长庆后龟山三代天皇。1392年,在室町幕府第3代将军足利义满的压力下,南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