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3 / 5)
道。
“好嘞,咱家的猪大骨熬汤喝特甜了。”许老爹将猪大骨切块,从摊下拿出杆秤,“老太太,喏,一斤,您瞧瞧。”
许晴见自己在这里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去镇上耍,“那爹娘,我去了。”
“闺女,可别忘了时辰,记得午时前回来。”张氏对着许晴的背后喊道。
“我知道了,爹娘你放心吧。”许晴摆了摆手。
喧闹的小镇上,男女老少皆是一身古服,有粗布麻衣的有绫罗绸缎的,一看衣料便知是穷苦人家还是富贵人家。人来人往,有几个男子肩上还扛着一大袋麻袋,女子手中拎着个用细竹子编成的背篓,周边充斥着小贩们卖力地吆喝声,这古色古香的画面,让许晴不由望天感慨:啊,就是特别的不一样!连带空气都特别的清新!
许晴像是个好奇的孩子,东瞧瞧西望望,要是见着好玩的小玩意儿,就会站在那摊子不动了,瞪着杏仁眼看个明白瞧个清楚。
**
另一边,老纪家赶在赶集前几天收完田里的两亩水稻一亩土豆,纳完税后,家中留了三百斤大米还有一千多斤的土豆,这会儿纪老爹、纪程锦、纪南拉着粮食来镇上的米铺卖了进项。
纪老爹给了二十五文钱纪三妹让她牵着纪小乖一同去杂货铺添些油盐。纪三妹依纪老爹所言让铺主舀了两斤花生油,买了两包粗盐。花生油七文钱一斤,粗盐三文钱一包,精盐得四文钱一包,穷人家谁家乐意花多一文钱去买精盐呢。
纪三妹牵着纪小乖走在热闹的街上,街边不少人摆着个摊子扯着大嗓门吆喝。纪三妹一下被某个卖小饰品的摊子吸引住了,她快步走近,一眼看中某个梅花簪子,眼睛闪烁着亮光。摊子的主人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她瞧出纪三妹非常欢喜这支簪子,妇人的眼睛划过一抹精光。
“妹子呀,这梅花簪子咱就剩下这支,你若喜欢,我就便宜点买给你得了。”妇人一脸忍痛割爱的表情,“这簪子配妹子的面容最合适不过了,你看这……”
纪三妹一听,心里欢喜了,她问道:“这多少文钱?”
“糖葫芦,又酸又甜的糖葫芦——”纪小乖吸着小手指,眼睛紧紧盯着那卖糖葫芦的人,见有人给自己的小孩买了串糖葫芦,小孩脸上露出的灿烂笑容无一不让纪小乖羡慕和渴望。
纪小乖扯了扯纪三妹的衣袖,小食指指着那人,眼里透着一股渴望,“糖葫芦~小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