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2 / 5)
题了。
皇帝将目光转向我,笑道:“弯弯,你说该如何对应?”
“皇上英明盖世,后宫不得干政,皇上还要征询臣妾的意见吗?”我眼睛溜了一圈,晏殊的笑容高深莫测,皇帝则是一脸考官的样子,看来是早已经成竹在胸了。
“好好的偏要拿这话搪塞朕,说吧!”
“此事倒也不难,就看岳家军的战力了。新罗王若派使节,就让他来好了。至于岳将军,在没有得到朝廷议和的旨意之前,自然是按照原来的旨意,一攻到底,踏平新罗。那使者也许还没来得及见到皇上,就已经亡国之民,国都没有了,还有什么‘和’可议?”
皇帝一阵大笑,然后摇头道:“皇后与晏卿的想法,倒是不谋而合。”
我看了晏殊一眼,晏殊也微笑的看着我,然后目光各自错开。我笑笑,说道:
“皇上的夸奖,臣妾不敢当。若论谋略,臣妾哪能及得上晏相,但是臣妾却知道皇上的性格——犯我碧落者,虽远必诛之。否则我天朝何以王天下?”
“说得好!”皇帝眼中光芒璀璨,折射出雄心万丈。男人,永远都会为权力而狂热。
“臣以为,朝廷此刻,应着手于战后问题。”晏殊说道。的确,得到新罗的领土只是一个开始,如何治理这块新土地才是要长远考虑的问题。
“晏卿说的有理,此事你拟个折子上来,朕也会仔细考虑。如今还有一事,淑妃安葬之后,吴家一案,就应该开始处置了。此事牵连甚广,该由谁来主审此案,倒是个问题。阿逍,此事从头到尾都是你盯着,你怎么看?”
“吴家党羽,都是谢大人一网成擒——”云逍看了我一眼,口气有些犹豫。
“因为有淑妃的关系,吴家也是外戚,宗正方面肯定也要过问。”晏殊说道:“其实百官犯罪,一向都是由大理寺负责,只是那位大理寺卿——微臣以为,此案还要防止文家借此打击异己。”
“晏卿所说,也是个问题。文明这个御史中丞虽然朕已经让他闭门思过,只是减少了主审官的压力,毕竟官员待罪,正在他们的权责之内——王家要保全自己,是绝对不会让步的!”皇帝说道。
“吴家是显赫外戚之家,若让一个品级不够的大理寺卿审理,岂不寒了天下士族之心。这审理官员,自然要多些,最好是能一字排开,才足见皇家对此的重视。”我沉吟了一下,说道。
“此计甚好,既然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