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买卖(3 / 4)
都卖的便宜,他们尽可能的多买一些。这就叫有未来的眼光。
说起来这个集市,第一家酒楼都已经盖起来了,相应的这牙行也有了,毕竟这要找帮工的或者以后田地买卖的,都需要牙行。
李思雨家里找的是牙婆,因为他们一直说要买人,但是都没有买,现在不买也不行了。李思雨秋
收后就要嫁过去,身边没有两个丫头是不现实的。
本来李思雨说只要一个丫头就成了,不过胡氏觉得不够,至少要两个,加上家里现在也要买人,不仅是丫鬟,还有烧饭的媳妇子,林外以后外面产业的事儿,也需要人去办理,总不好让李存安自己现在还去办。
胡氏原来都有这个经验,所以是熟门熟路的,李思雨现在也不用做饭了,买了一个做饭手艺很好的吴娘子,这位吴娘子是从很远的地方逃荒过来的,和她丈夫吴大贵因为在原籍活不下去了,所以才逃到这边过来,听说了余泽这边的情况,就跑过来了。
只是像他们这样的人,身上一文钱也没有,想要买地开荒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儿,且这边给这些良民开荒管理的也严,他们这样的根本就不符合规定,毕竟余泽这地方不缺开荒的人。
吴大贵来了这边,最开始给人打短工,只是也不管用,最后吴娘子的儿子小狗子得了病,眼看着没有钱治病,只能等着死的时候,他们只能自卖其身,就是希望能把孩子的病给治好了。
人哪,到了最后也只有自卖其身这一条路了。
刚好牙婆知道李思雨家需要厨娘,就问这吴娘子这灶房手艺如何,结果一试之下还真不错,就把她推荐给胡氏了。
胡氏吃了这吴娘子做的饭,然后又有牙婆作保,所以就把她给买了下来。最后也知道吴娘子还有丈夫和儿子,问了他们的意思,一家子都给买了下来。
毕竟他们在这李家,还能吃饱不受冻,到外面只能是钱用完了,继续受苦,这边也有专门住的地方,不比以前随便找一户人家的屋檐下住着要好太多。
胡氏对李思雨说道:“娘为什么要把这一家三口都给买下来,不是说娘心软,而是买了下来,我们双方都有好处,对吴娘子来说,她更能安心的给我们家做活,对我们家来说,他丈夫可以跟着你爹,而那小狗子以后也可以给你弟弟做伴,大家各司其职,这样不是更好?娘以前在京里是教过你这些,但是娘怕你忘了,你可要记住,对下人,要恩威并施,不可一味的软弱,不然奴大欺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