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哈! [VIP](4 / 8)
,还有一笔奖金。另外还带了传说中的文化扶持登记表,据说可以持续三年从县里领补助金,以帮助其专心创作。
自离婚事件后,岳宁作为妇女觉醒代表,一通宣传和街头巷议,她本身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名人,只不过那件事带来的名气,更像是一种黑红。之于大众,不管是同情她支持她的,还是站在她对立面的,其实都多多少少对她有一种畏惧感。
这也是岳家老两口一直发愁的原因——他们一直试图给女儿再组家庭,却总不成功。
但这次不一样了。
文化带来的那种荣誉,再加上官方认证,之于大众,除了吃惊和艳羡,自然更有那种对文化人打从心底的敬意。
也有人听到奖金酸不溜丢地说闲话,拿出妇德那一套,说岳宁和这个不清不楚,和那个不清不楚的,这稿子还不知道是用什么手段登上去的。
一般这种时候,都会遭到周围人的群起反对:“你有本事,你也去勾搭,看你多能耐,足不出户,就勾搭到北京的大官,也发表几篇文章,让县里表彰你,给你大票票奖金。”
岳宁一跃成了励志典型。
政府也借机打出了“精神自立,文化自强。我要读书,改变命运”的口号,又将岳宁的故事编辑成小册子,分发到各个村镇,一夜之间刮起了“学XX活动”。
如果说上次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女性群体,这次便可以说没有年龄和性别限制了。听说中心校那边,还在教室里挂上了她的画像,就放在雷锋叔叔后面。
岳宁:“……”
咋,还想让我牺牲一个?
这一阵风刮下来,学校的复学率节节攀升,甚至有些村里的妇女要求学文化,还自发办起了夜读班。县里的机关小报收到的投稿是往年的七八倍还多,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胜在百花齐放。
要说这阵最愁的,莫过于本届考生了。
有一个岳宁这样的同期,他们是既欣慰,又压力山大。欣慰的是,能和一个这么优秀又励志的同学一起考试,人生幸事。悲催的是,人家岳宁在家自学,还带着娃,又发表文章又得奖的,她要是考上,而他们住在学校,心无旁骛地学了这么多年,要是没考上……
估计是没脸见人了。
是以,最后这段时间的复习,大家都铆足了劲。
一定得考上!
对于县里发生的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