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拥挤的十六岁。(5 / 7)
不能见他一面。”
或许案子才出,未必能见上,但总算有了奔头,也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些什么了。
心里打定了主意,人也实在疲乏得厉害,便歪着阖了会儿眼。
不多久,城里的鸡开始报晓,她婚后的作息也随李臣简调整,一般听见鸡鸣就要起身准备送他上朝。可是今日睁开眼,却发现身边空空没了人,一时惘惘地,巨大的悲伤笼罩住她,她低下头,把脸埋进了掌心里。
从五更到天光大亮,这段时间原来这样漫长。穿戴齐全后,不知该做些什么,便去查看了女使婆子们准备的包裹。一样样过目,边翻看边思量,这样的时节下,什么是最紧缺的。
“手炉呢?手炉带了么?”她在这些包袱间团团转,“还有香炭,多预备些,这阵子总下雪,角门子那里阴寒,炭盆和手炉要整日燃着才好。”
还有诸如汤婆子、狐裘氅衣、暖膝等,每一样都不能落下。
姚嬷嬷在一旁帮着清点,“夫人瞧,该带的都带上了,只要买通了那些解差,日后要什么随时可以送进去,纵是有遗漏,也不必慌张。”
云畔说好,又转了两圈,才回到前厅,坐在三折屏前喝热热的粥汤。
偏头看看身旁的圈椅,锦垫放得端端正正,可惜人不在,她捧着热汤,心里也空空地发寒。
经过了昨晚的慌乱之后,今日倒可以平静下来了。他说过的,春暖花开的时候就能团聚了,她如今什么都不去想,只盼春天能快些来,春天来了,他就回来了。
只是天公不作美,雪下得愈发大,她油煎似的等到天光亮起来,起身唤姚嬷嬷,“快将东西装了车,咱们这就往角门子去。”
姚嬷嬷应了,指派女使们把包袱搬进轿厅,这时王妃和惠存也来了,一同确定要紧的用品是否准备齐全,王妃道:“惠存留在家里照应祖母,我和巳巳一道去。”说着又红了眼眶,“早前他去军中,我日日牵肠挂肚唯恐他睡不好吃不好,后来回了上京,原想着这下吃住都在家,总没有什么可操心的了,谁知又出了这样的事。只是难为你了,好孩子,才进门半年,就遇见这样的风浪。”
云畔勉强振作了精神道:“母亲别说这样的话,我嫁了公爷,就与公爷一体,没有什么难为不难为的。”
这里正说着,廊庑上传来婆子的声音,向内通传着:“外头大门上来了位小娘子,指名要见夫人。”
云畔怔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