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不知深浅的超级风暴(2 / 3)
因为纲要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空军装备的完全国产化,五年后不再采购任何国外的空军类防务装备。
这要是落实下去,不知道要堵死多少人的财路,正所谓多人钱财犹如杀人父母,但凡涉及到国外防务装备的项目,里面的利益有多大,简直难以想象。
俄国方面的也就罢了,基本上走的都是正规渠道,还算可控;关键是欧美先进防务零配件这条线,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无法打开正规渠道,只能用其他手段来处理,这就给不少人上下其手找到了可乘之机,因此深得某些代理商的欢心。
往往利用军民两用技术的漏洞,利用宝贵的外汇买了一大堆国内本可以使使劲儿就能填补的空白。
这导致不少已经上马和准备上马的技术产品,陷入了极端不利的境地,没办法,相较于国外产品的成熟度和摊薄的成本,刚刚研发的国产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自然是竞争不过那些代理商手里的东西。
对此,庄建业等不少有识之士不是没提出过质疑。
但某些买办打着市场经济和全球资源有效配置等一系列西方经典经济学理论,反而批评航空界有识之士不懂经济和成本控制。
为此还信誓旦旦的给庄建业等人算了一笔账,购买发达国家的先进零配件所用的成本,远小于自我开发所进行的投入,如此一比较当然是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填补自身的不足,这就叫比较优势和全球化!
最关键的是这套理论不但上层有人认可,而且还全力支持,庄建业等人能怎么办,除了暗叹自己能力不足外,就只能让渡出一些市场,给这帮代理商们施为。
就比如说中国腾飞本来发展很好的半导体产业。
90纳米制程都开始量产,45纳米制程也已经小规模铺开,23纳米制程已经开始试制。
这也就罢了,为了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台积电还跟光刻机制造商荷兰的阿斯麦尔建立攻守同盟,即台积电的光刻机始终要比中国腾飞先进一到两代,从而在技术上与中国腾飞拉开代差优势。
这要是早几年,面对台积电如此不讲套路的竞争,庄建业早NM掀桌子了,可是现在庄建业只能咬牙忍住。
因为某位大佬已经托人带话了,让庄建业别跟台商一般见识,他们要市场就分他们点儿,反正国内市场这么大,毕竟所谓的和平稳定才是重点嘛!
这就等于是束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