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小旭的问题(1 / 4)
王扶林端着酒杯滋溜一口,喝完后也不放下,冲齐睿笑着说:“你这么说也对,但是人家如果就拍一部呢?咱还怎么竞争?”
齐睿撇嘴道:“拍一部他想展现多少内容?他铺排得开吗?要我说,以谢导的尿性,最少6部12集,影片总时长不会低于700分钟,不然他都对不住热情的观众。”
全桌人都有点懵。
任大惠问道:“睿子,你怎么猜出来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谢铁犁的?”
齐睿再撇嘴,说:“这还用猜么,北影厂能够驾驭这么一部伟大著作的也就谢导了,其他导演,没戏。”
王扶林冲他一挑大拇指,称赞道:“好眼光!”
诸位都笑了。
任大惠继续说道:“我听说已经成立了筹备组了,总投资2200万,请了不少名角,刘小庆什么的,影版的投资是剧版的三倍啊,靠!请的演员也比咱们这帮生瓜蛋子腕儿大。
咱们请专家,人家也请专家,咱们专车接送管饭,人家不仅车接车送管饭,还每天发100块钱劳务费,待遇规格比咱高,不少年轻专家学者都跑那边儿去了。”
编剧周陵抽口烟,也说了句:“要说一点压力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觉得,比较一下也好,有竞争才有动力嘛,才会逼着咱们不断进步嘛。”
这位是《红楼梦》后六集的主笔,主要负责高鹗续书的剧本改编。
电视剧拍摄出来上了小荧幕后,在后世里没少挨骂。
主要观点是,高鹗的续作劣于雪芹的原著早有定论,所有悖于著者原意也为世人所知,但它毕竟通过了时间的考验淘汰了众多续书流传至今,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的需求,补全了《红楼梦》,而且它以个别情节的精彩描写确立了自身的价值。
越剧《红楼梦》的成功又大大强化了人们对高续的接受和认可。
因此,改编者明智的态度应该是尽可能吸收高续合理的部分,使其最大限度的接近曹雪芹的美学理想,并讲故事尽量敷演得合乎事理人情。
电视剧虽然以前八十回正文伏线、“脂批”的提示、红学研究成果为强有力的改编依据,但最终没能续补出超过高鹗水平的结尾,除探春远嫁外没有任何闪光之处,且一些重要人物的行为和关键情节的发展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依据,有的甚至不符合人之常情。
简而言之,意思就是说,周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